《红楼梦》读到第十七回,用于元春省亲的“省亲别院”建好了,具体的位置,就在宁荣二府的北面偏西位置,也就是说,他稍稍有点偏荣国府这边一点,如图:
(大观园位置示意图)
注意,新建成的大观园不是一个端端正正的方形,它的东南角,凸出来了一块,那是宝玉的“红香绿玉”,就是后来的“怡红院”。
书归正传。第十七回,开始读……
省亲别院建成,园内需要给各个地方题写匾额、对联,因为贾政说:如果没有这些,“偌大景致,若干亭榭,无一字标题,也觉廖落无趣,纵有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于是,宝玉展才的机会到了。(贾政说要等贾雨村,可见雨村是真的有才)。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宝玉对省亲别院比别人要熟悉得早,因为“可巧近日宝玉因思念秦钟,忧戚不尽,贾母常命人带他到新园中来戏耍。”这一次,他正在园中玩耍,忽然听说贾政要来验收,于是急忙忙要出来,却正好在园门口处遇上贾政一行人。只好跟上,紧接着就是全园的游览。让我们先把整个的行走路线看一遍:
(宝玉试才题额路线图)
从正门进入,“只见迎面一带翠嶂挡在前面……往前一望,见白石崚嶒,或如鬼怪,或如猛兽,纵横棋立,上面苔藓成斑,藤萝掩映,其中微露羊肠小径……逶迤进入山口,抬头忽见山上有镜面白石一块,正是迎面留题处。”
宝玉提议在这里题“曲径通幽处”,贾政笑着答应了,这实际上是第(1)个景点。
穿过石洞,他们上了沁芳桥,桥上有亭,“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这是沁芳亭和沁芳桥。是第(2)个景点。
(北京大观园的沁芳桥)
过桥之后,一群人往西走,又折往南过桥,进入“潇湘馆”,这时宝玉给起的名字是“有凤来仪”,注意,整个省亲别院只有这一处,院子里有水流经过。这是黛玉后来的住所,很重要,潇湘馆的景色如何,这里有细致的描写,这是第(3)个景点。
(潇湘馆)
穿“潇湘馆”而出,过沁芳溪,向北走,“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黄泥筑就矮墙,墙头皆用稻茎掩护,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桑、榆、槿、柘,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篱。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轳之属。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一望漫然无际。”这是“稻香村”,这时宝玉给起的名字是“杏帘在望”,这是后来李纨的住所,写得也很细,这是第(4)个景点。
(杏帘在望)
过稻香村,再往北,过石洞,走山上盘道,经“折带朱栏板桥”,“便见一所清凉瓦舍,一色水磨砖墙,清瓦花堵,那大主山所分之脉,皆穿墙而过。……因而步入门时,忽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珑山石来,四面群绕各式石块,竟把里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而且一株花木也无,只见许多异草……”这是“蘅芜苑”,是以后宝钗的住所,描写的也较细致,这时宝玉给起的名字是“蘅芷清芬”。这是第(5)个景点。
(蘅芷清芬)
出了蘅芜苑,“大家出来,行不多远,则见崇阁巍峨,层楼高起,面面琳宫合抱,迢迢复道萦纡,青松拂檐,玉栏绕砌,金辉兽瓦,彩焕螭头。”这是正殿,不须多说,此时的描写,是在后面元春来时,不再加描写了。这是第(6)个景点。
过了正殿前的牌坊(这让宝玉想起太虚幻境),绕过正殿,向东北走,“引客行来,至一大桥前,见水如晶帘一般奔入,原来这桥便是通外河之闸,引泉而入者。”这是“沁芳闸”,当然,贾政口头上不赞成。沁芳闸的位置也需要记一下,因为后面宝黛共读西厢,位置就在附近。这是第(7)个景点。
(像太虚幻境的牌坊)
过了“沁芳闸”,“一路行来,或清堂,或茅舍,或堆石为垣,或编花为牖,或山下得幽尼佛寺,或林中藏女道丹房,或长廊曲洞,或方厦圆亭,贾政皆不及进去。”你看,好多景点没有细写,栊翠庵、芦雪广,凸碧山庄、凹晶馆、暖香坞等,实际留给了以后写,曹雪芹不愧写作圣手。
然后的重要景点,是宝玉的怡红院,“一径引人绕着碧桃花,穿过一层竹篱花障编就的月洞门,俄见粉墙环护,绿柳周垂。贾政与众人进去,一入门,两边俱是游廊相接,院中点衬几块山石,一边种着数本芭蕉,那一边乃是一棵西府海棠(这个海棠有很重要的象征意义,所以写得很细),其势若伞,丝垂翠缕,葩吐丹砂……”有芭蕉,有海棠,有绿有红,就是宝玉的“红香绿玉”,也就是后来的怡红院,借众人在室内迷路的描写,介绍了宝玉室内的环境,这很重要。这是第(8)个景点。
(怡红快绿)
从“怡红院”后门出来,稍稍一绕,就到也正门门口,这是整个在大观园内转了一圈。我们现在强调这个路线图,是为了让大家熟悉大观园各建筑的位置,因为,这些院落的位置,对以后红楼后续情节的理解非常重要。
(之64,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1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