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约红楼 二十四年后当我再度重游时,没想到大观园已经门庭冷落,一幅衰败萧瑟的景象。书中的《红楼梦》写的是兴衰,而上海大观园居然在现实中又演绎了一番,不禁让人唏嘘不已。我不知道北京的大观园是不是也这样? 这次重游我刚好借到佳能的顶级单反1DX和红圈镜头,不过可惜天公不作美,第一天大到暴雨,第二天时晴时雨,地上又湿又滑。我背着沉重的背包,一手撑伞一手拿着笨重的1DX,拍的那个累啊!感觉业余玩摄影二十年,从来没这么辛苦过。 希望我不虚此行,拍出了心中的“红楼梦”!也请各位红楼迷们多指点,谢谢
先上一张上海大观园的正门照:
《红楼梦》里主要的建筑上海大观园基本都全了,只是布置格局与原著有些不同。 原著中关于大观园的入口是这样描写的:“------遂命开门,只见迎面一带翠嶂挡在前面.众清客都道:“好山,好山!”贾政道:“非此一山,进来园中所有之景悉入目中,则有何趣?”众人道:“极是,非胸中大有邱壑,,焉想及此.------ 上海大观园的入口则是一座怪石堆砌的小山,因为现在是夏季,所以还摆放了很多盆荷花。
入口有两条路,左转是怡红院方向,右转是潇湘馆方向。 这是大观园的指路牌,时隔二十四年,上面的字迹都已经模糊不清了。
印象中第一次游览是从怡红院开始的,所以这次我决定先从潇湘馆开始。
对于潇湘馆,书中是这样描述的:“------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众人都道:“好个所在!------ 在整个大观园里潇湘馆是最为幽静的,原因便是馆内有这千百竿翠竹。第二十六回写到,宝玉在袭人的劝说下出来散心,“顺着脚一径来至一个院门前,只见凤尾森森,龙吟细细------”
林黛玉是爱竹的,第二十三回写到宝玉问黛玉住哪一处好时,“林黛玉正心里盘算这事,忽见宝玉问他,便笑道:“我心里想着潇湘馆好,爱那几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比别处更觉幽静。” 第三十七回写到探春给林黛玉取雅号时说道:“当日娥皇女英洒泪竹上成斑,故今斑竹又名湘妃竹,如今她住的是潇湘馆,她又爱哭,将来她想姐夫,那些竹子也是要变成斑竹的,以后都叫她做‘潇湘妃子’就完了。” 当众人听说,都拍手叫妙时,林黛玉却低了头不言语,说明她是喜欢潇湘妃子这个称号的。
可以说潇湘馆是林黛玉的居所,也是她的精神家园。
潇湘馆内最多的植物就是竹子了,雨后鲜亮青绿,更加显得青翠欲滴。竹叶荫浓,在炎炎夏日里依然能感到阵阵凉意。 竹子给人的印象是幽静,纤细,高洁,甚至有点忧郁孤寂,正好符合林黛玉的气质。想那纤弱的黛玉对竹吟诗,临风洒泪,最后泪尽而忙,真是凄清悲苦。某种意义上说黛玉就是竹子的化身。
第三十五回,黛玉见花花簇簇一群人又向怡红院内看宝玉来了。不觉点头,想起有父母的人的好处来,早又泪珠满面。呆了半日,方慢慢的扶着紫鹃,回潇湘馆来。 书中写到:“一进院门,只见满地下竹影参差,苔痕浓淡,不觉又想起西厢记中所云幽僻处可有人行,点苍苔白露泠泠二句来。”黛玉触景生情,感叹自己“命薄胜干双文”,孤苦伶仃的形象跃然纸上。
“凝碧”月洞门,里面挂着红色灯笼的就是潇湘馆。
唐宋江山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