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放暑假了,很多学生回了家,但回到家以后,又会遇到一些啼笑皆非的事情。其中最令人烦恼的,就是接到一些跟自己专业貌似相关的活儿。这样的事情在《红楼梦》里也有描写——刘姥姥逛大观园的时候,提出来想要请人把大观园画下来,贾母便让惜春去干这活儿。可惜春很为难,因为她根本就不会画这种亭台楼阁。贾母倚柱坐下,命刘姥姥也坐在旁边,因问她:“这园子好不好?”刘姥姥念佛说道:“我们乡下人到了年下,都上城来买画儿贴。时常闲了,大家都说,怎么得也到画儿上去逛逛。想着那个画儿也不过是假的,哪里有这个真地方呢。谁知我今儿进子这园子里一瞧,竟比那画儿还强十倍。怎么得有人也照着这个园子画一张,我带了家去,给他们见见,死了也得好处。”贾母听说,便指着惜春笑道:“你瞧我这个小孙女儿,她就会画。等明儿叫她画一张如何?”惜春道:“原说只画这园子的,昨儿老太太又说,单画园子成个房样子了,叫连人都画上,就像行乐图似的才好。我又不会这工细楼台,又不会画人物,又不好驳回,正为这个为难呢。”为什么惜春不会画呢?因为惜春学的,只是花鸟画,而刘姥姥要的,却是界画。什么是界画呢?界画简单地说就是古代的建筑画,由于画的时候要使用界尺来画线,所以叫界画。界尺就是直的尺子,一头削成半圆磨光,另一头按笔杆粗细刻一个凹槽,作为辅助工具作画时把界尺放在所需部位,将竹片凹槽抵住笔管,手握画笔与竹片,使竹片紧贴尺沿,按界尺方向运笔,能画出均匀笔直的线条。在汉代,界画已经有了萌芽,到了南北朝时期,界画已经有了初步的发展。随着唐代的繁荣,界画逐渐成熟,并在宋代达到了巅峰。其代表作有《宫苑图》、唐懿德太子李重润墓道西壁的《阙楼图》、宋徽宗赵佶的《瑞鹤图》、《汉宫春晓》等。(传)唐李思训宫苑图卷绢本阙楼图瑞鹤图汉宫春晓(局部)由于界画更多的是要求写实和准确,显得很“匠气”,所以不太受文人喜欢,导致界画不怎么为人所知。就连年代初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中,也找不到有关界画的辞条。其实,界画是中国画中最难入手的画种,元代书画鉴赏家汤垕在他的《画鉴》中说:“世俗立画十三科,山水打头,界画压轴。”要画好界画,既需要博览群书,通经典,知诗文,明历史、懂民俗,同时还需要精通山水、人物、花鸟、建筑等,几乎囊括了国画的所有素材。而贾母后面追加的要求“就像行乐图似的才好”那更是难上加难。行乐图不仅要画出建筑,还得表现人们在各种娱乐场合中的神态、动作和景象。而且特别要注重人物的神态和动作的描绘,通过细致入微的表现,让观者感受到画中人物的情感和状态。像《韩熙载夜宴图》就是典型的行乐图。韩熙载夜宴图(局部)可能画这种图的都是什么级别的画家?打个比方,惜春在绘画方面,还只是个小学生,但贾母要她完成的,却是个微积分的题目,难怪惜春会为难。像这样的情况,现在也见得不少,例如学服装设计专业的,被要求去改衣服;计算机专业的,会被派去修电脑;学心理学的,被弄去做家庭调解;……这些都是对专业不甚了解造成的误会。各位网友,你们遇到过这样的尴尬事情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6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