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大观园 >> 大观园优势 >> 正文 >> 正文

我国历史上最善良的太监,读圣旨故意念错一

来源:大观园 时间:2023/5/27

我国历史是由无数个封建王朝组成的,高高在上的天子可以向臣子发号施令,用的也是世间最好的事物,吃的是珍馐美味,这必然会引起他人的羡慕。很多文武百官得到了皇帝的信任,也开始作威作福,甚至小日子过得比皇帝还要滋润。

皇帝想要发号施令,就要写圣旨。那么读圣旨的人,大多都是皇帝身边最信任的人,其中有一类人就是太监。其实能被称作“太监”的,都并非简单的人物,一般的宦官不够品级的,只能被叫做“少监”。这里的“太”其实就是大多一点,到了明朝一代,基本所有的宦官都被人称为太监,这其实就是一种尊称。

我们纵观古代史,一提到太监就会想到这样一群人:他们到处敛财、无恶不作、把持朝政祸国殃民,对太监的印象很是不好。明朝的太监大多都是权力熏天,比如蛊惑圣上的王振,让朱祁镇被俘,九五之尊的身份荡然无存,还有富可敌国的刘瑾,撺掇正德皇帝朱厚照不务正业,还有朱由校最信任的太监魏忠贤,号称是九千岁,一个人就可以决定整个时代的兴衰。

太监冷酷无情,欺负弱小,这些都是人们对太监的刻板印象,再加上影视剧的影响,让人们更加以为太监是坏人的代名词。事实上,凡事有例行就总有例外,什么事情都不能一竿子打死。

正所谓“人分三六九等,木分花梨紫檀”,在我国历史上,就有这样一名善良的太监,他虽然权力很大,但是却并不胡作非为,在读圣旨的时候动了恻隐之心,故意读错圣旨上的一个字,却拯救了千人的性命,可谓是功德无量。此人还被人称为“太监中的圣人”,被人永远记在了史书上。

这个人的名字叫张居翰,张居翰出生在唐朝末年,由于小时候家境不好,就被送入宫中做了一名太监。他一开始在晋王手下当差,那时候唐朝爆发了很多次农民起义,唐朝的统治其实已经危若累卵,后来朱温杀掉了唐昭宗,天下又是大乱,藩王之间互相争斗,而李存勖(xù)接过了父亲的家业,成为了晋王。

李存勖有着出色的军事才能,后来他灭掉了后梁,迁都洛阳做了皇帝,就是历史上的唐庄宗。这期间张居翰一直在李存勖手下兢兢业业,李存勖非常宠信张居翰,后来还让他当了枢密使,可谓是风光无限。

拥有这么大权力的张居翰,却始终能保持自己的初心,他善良警惕,从来不为非作歹,这也让他积累下好的人缘。唐庄宗当了皇帝,又打了胜仗,于是乘胜追击攻打蜀地,盘踞在蜀地的蜀王王衍知道打不过唐庄宗,于是就主动的投降,唐庄宗为了显示自己的仁德,就承诺不追求王衍的过错,还让他们活了下来。

王衍得以活命,另一边却闹了起来。在外征战的李嗣源突然自立为王,这让唐庄宗很是头大,他决定亲征消灭李嗣源,但是又担心王衍联合以前的蜀地老臣,来一个前后夹击,这样他的皇位就不稳当了。再加上皇帝总是疑神疑鬼,旁边还有小人添油加醋,于是就决定将王衍杀掉。

唐庄宗写了一道圣旨,派遣身边最信任的太监张居翰去宣读。张居翰拿到圣旨后就知道有大事发生,于是偷偷看了圣旨上的内容,当他读到“王衍一行人,并宜杀之”这句话时,动了恻隐之心,决定将其改掉一个字。

张居翰认为,王衍已经投降,而且他的属下是无辜的,如果全部赶尽杀绝,这将是千余人的生命,所以在宣读圣旨的那一天,张居翰故意将圣旨改动了一下,其中“王衍一行人,并宜杀之”改成了“王衍一家人,并宜杀之”,一行人和一家人意思可谓是相差甚远,张居翰仅仅是改动了一个字,却挽救了千人的生命,真是功德无量。

后来唐庄宗李存勖被杀,唐明宗李亶(dàn)进入洛阳。张居翰主动请辞回家养老,得到唐明宗的批准,到了71岁才寿终正寝,这在古代中也算是高龄了。

文学大家欧阳修曾经评价张居翰:“伟然可爱,居翰更一字以活千人”,就连欧阳修都直呼其可爱,可见这位善良的太监,足以让我们铭记于心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50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