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大观园 >> 大观园优势 >> 正文 >> 正文

红楼梦过了三个中秋节,讲了三个哲学问

来源:大观园 时间:2023/2/22

《红楼梦》讲述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盛转衰的家庭生活。年轻时候看,真是觉得极致美感、顶级豪奢。中年后再读,却很明显地感觉到一种力透纸背的悲凉。

就拿节日庆典来说吧,《红楼梦》中正面写过节的笔墨并不多,而每一次过节后,都都暗伏着另一些人的眼泪,隐隐现出颓败之势。

第一个中秋节真亦假

《红楼梦》的第一个中秋节,以一个小人物的视角展开。

甄士隐秉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一妻一女,生活过得恬淡怡然,可谓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人生赢家。

中秋佳节,他邀请住在旁边破庙的贾雨村前来赏月。贾雨村赋诗一首: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这一首诗不得了,直白地道出了贾雨村的心事。气氛都烘托到这了,甄士隐当即拿出五十两白银和两套冬衣,表示要支持贾雨村实现梦想!

贾雨村从此拿到了闯荡“京圈”的入场券,但是他对恩人的种种行为实在是让人觉得他是伪君子真小人。

中秋当夜,贾雨村拿到钱后只是淡然道谢,第二天却早已不辞而别。

而“天使投资人”甄士隐呢?中秋之后,遭遇了女儿走失、甄家被烧、岳丈欺负等生活变故。

贾雨村却一路扶摇而上,明明知道了甄士隐的女儿英莲就是香菱,但却毫无作为反而搭上了贾家的跳板。

《红楼梦》中的第一个中秋节,我竟然一时间分不清真假和好坏。

小时候,我们就像《红楼梦》里的这颗顽石。初逢人世,总想问: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以为好人有好报,坏人终究没啥好下场。

《红楼梦》里却不是这样:甄士隐经历三场人生变故,落败不堪;贾雨村经历三次官场浮沉,平步青云。人会问:为什么假的美梦成真,而真的却被“隐去不提”?这不符合一般逻辑啊!

可事实上,人性是很复杂的。我们也很难说,甄士隐和贾雨村谁是绝对的善恶。后来,就像甄士隐听到的那首《好了歌》一样,人生一场大梦,终将殊途同归。

真与假的思辨,到底怎样?且看后来者说。

第二个中秋节有无情

第二个中秋节,故事发展到了贾家。

中秋节过后,美丽温柔可爱的宁府长孙长媳秦可卿一病不起了。

上至老祖宗贾母、下至高管婶婶王熙凤、文艺小叔贾宝玉等都揪心不已。寻医问药,细细写了好几章回,可惜最后还是无力回天,香消玉殒。

秦可卿之死,只是掀开了贾府糜烂生活的一角,直指贾家衰败的主要原因就是“淫乱”。

贾珍与秦可卿的乱伦,贾蓉、贾瑞与王熙凤的调情,甚至贾琏的乱搞,贾宝玉与袭人、秦钟的关系……都点出贾府在看似“多情”的表象下隐藏着“无情果”。

秦可卿在书中代表的就是“情”。判词中写道:“情天情海幻情身,情之相逢必主淫”。说的是秦可卿“侬本多情”,这种与生俱来的“多情”,其实是带着风险的。

如果遇到“有情人”,自有一种抽象的灵魂吸引,比如贾宝玉遇见了林黛玉;可是秦可卿遇到了“无情人”,将情感平添了一层欲望,她自己也终被情欲反噬。

可即便是在这样的结局下,秦可卿临对贾家还是“有情”的。她托梦给了王熙凤,细细告知贾家未来的走向,她的丧事也办得极其体面,是全书中最大排场的。

我们不禁感慨,在这深宅大院中到底有几分虚伪和真情?秦可卿的“情”被辜负了吗?被曲解了吗?她值得吗?我们不得而知。

只知道:多情反被无情恼,道是无晴却有晴。

第三个中秋失与得

第三个中秋节,是《红楼梦》中唯一一次全面写节庆。出现在第七十五到七十六回,荣国府大开夜宴,人物俱全,是贾家覆灭前的最后一个热闹场面。

尽管全书过半,贾家已身处多事之秋,此时已有甄家抄家的消息传来,王熙凤也是病体难支,薛家母女也因为抄检大观园而搬离了贾家。

贾母还是一意主张大办中秋宴席,她只是想借着花好月圆的中秋节热闹一番,冲掉以往的霉运。

中秋节这一天,快乐是很勉强的,可悲伤却无孔不入。

贾赦扭伤了脚、姑娘们弱得弱病的病、笛音凄凉、宁国府的祠堂中的一声叹息……不觉让人心惊胆战,嗅到了贾家气数已尽的衰败气息。

人们不想看到的结局已经开始预演,林黛玉与史湘云最后一次联诗,一句“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点题,预示着二人后来的结局。

这个中秋节的收尾,是妙玉出场续了残诗。妙玉本是官宦小姐,家族衰败后才带发修行,居住到了大观园。她是家族繁荣的见证者,也是衰败的目击者。

也就是说,妙玉所曾经历的,必将是红楼女儿未来所要经历的。“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红尘有多远?荣华富贵有多脆弱?树倒猢狲散的贾家,每一个女孩子都无法力挽狂澜,最终都会像妙玉一样,独守着自己的孤僻和冷傲。

如果故事停留在这里,至少还不错。可惜中秋节后,妙玉的结局还没算完,终究如美玉一块陷于泥淖之中,群芳流散终是空。

《红楼梦》中的三个中秋节,是不是看完之后令人唏嘘不已?书中流露着一种虚无的出世哲学,其实不见得能被现代人所接受。

其实跟古代女子的爱而不得相比,我们如今已进步许多。不过,对于真假的思辨,真情的求索、得失心的平衡却从未停止过。

但愿每一个梦中人都能求仁得仁。对此,大家怎么看呢?欢迎来讨论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7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