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大观园 >> 大观园优势 >> 正文 >> 正文

红楼梦第一回阅读一

来源:大观园 时间:2023/1/12

一、第一段原文、注释及解析

——此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说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但书中所记何事何人?自己又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我之上。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我实愧则有馀,悔又无益,大无可如何之日也。当此日,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兄规训之德,以致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知我之负罪固多,然闺阁中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所以蓬牖茅椽,绳床瓦灶,并不足妨我襟怀;况那晨风夕月,阶柳庭花,更觉得润人笔墨。我虽不学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破一时之闷,醒同人之目,不亦宜乎?"故曰"贾雨村"云云。更于篇中间用"梦""幻"等字,却是此书本旨,兼宜提醒阅者之意。

注释

云:说。云云:助词,用于语末,无义。风尘碌碌:人世间辛苦忙碌。行止见识:行为举止;见解学问。诚:实在;的确。大无可如何之日:很无可奈何的日子。大:很,非常的意思。天恩祖德:皇恩和祖宗荫德。锦衣纨绔:锦衣玉食的富贵生活。饫(yù)甘餍(yàn)肥:饱食肥美食物。历历:清晰分明。不肖:没出息。蓬牖(yǒu)茅椽(chuán):牖:窗;椽:放在檩上架着屋顶的木料。用蓬草盖窗户,用茅柴搭屋顶。形容住房简陋,生活贫困。绳床瓦灶:绳索床、土坯炉。形容生活极端贫苦。敷演:陈述并加以发挥。昭传:彰显传播。

译文

这是开篇第一回。作者自述:曾经历过一段如梦幻般的生活后,由于有些事不便明说,所以才将真事隐去,而假借通灵玉石之说来编撰《石头记》一书。故为"甄士隐"(真事隐)。但书中所记的是什么事什么人呢?作者又说:"如今在人世间辛苦劳碌,却是一事无成,思来想去,忽然回想起昔日认识的所有女子,经一一细致考究比较,觉得她们的行为举止见解学识都在我之上,虽然我是堂堂七尺男儿,但的确不如那些女孩,我实在惭愧的很。后悔又无益,对我现在过的极端无奈的生活一点帮助都没有。应当趁现在,将过去依恃皇恩祖德,享受锦衣玉食富贵生活时,吃着肥美美食日,却违背父兄教诲之恩,辜负师友规训之德,以致现在一技无成,半生穷困潦倒的罪孽,编述成一书,借以告示天下人。我深知自己罪孽深重,然而闺阁中清清楚楚、的的确确不乏有才华的女子,万万不可以因为我没出息,自护己短,使她们与我一并抹灭。所以虽然现在住着茅草屋,睡着绳索床,用着土坯灶,但这并不妨碍我写书的志向,况且那晨曦和风,夕照月辉,阶下垂柳,院中鲜花,也能丰润我的笔下文字!我虽然才疏学浅,写不出好文章,但这又怎能妨碍我用虚构的故事来将她们演绎出来?这样同样可以让闺阁女孩的事迹得到彰显和传播。另外,本书还可以化解一些人一时的愁闷,警醒一些与我有着同样经历人的心境。据此说来,对他们不也是很合适的吗?"故为"贾雨村(假语存)"。作者更在篇幅中多用"梦""幻"等字,实是本书原旨,兼作提醒读者之意。

解析

作者"曾历过的一番梦幻",应是有涉朝讥朝的人和事,这些都不能公开说,弄不好要人头落地,故要"甄士隐"(真事隐),"真事隐"是为了躲避"文字狱"可能带来的灾祸。这段"梦幻"还可能涉及到作者的家事,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这也要"真事隐"。这段"梦幻"还可能隐含着作者曾经有过的一段铭心之爱,由于妻子在身旁,也不便明说,也得"真事隐"。正由于上述种种原因,聪明的作者才会有用"通灵玉石"的神话,来演绎他那段"梦幻"故事的巧妙构思。《石头记》是本书的原名。

本段中,作者旗帜鲜明地表白要为闺阁女孩立传,这在当时男权至上的社会里,是有风险的,是不会被正统的主流意识观念者所接受。基于此,作者不得不"贾雨村"(假语存)言,用虚构的故事来讲述闺阁女孩的事迹。这充分体现了作者民主进步思想的光辉和对传统观念的大胆挑战。也因为要"真事隐",所以才必须"假语存"。

由本段文字可以看出,处在极度贫穷困苦的作者,对自己过去的行为在进行反思反省和悔过,他将现在的穷困潦倒完全归咎于过去的"胡闹",这不得不说是作者思想意识的迷茫,他还不能从封建社会制度的没落中寻找根源,这是作者的阶级局限性所致。

本段中,作者介绍了写作本书的缘由及方法(借用"贾雨村(假语村)言及"梦""幻"等故事来演绎"甄士隐"(真事隐))。

二、通灵宝玉的来历

下面一段是作者介绍通灵宝玉的由来。

且说那女娲氏炼石补天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十二丈,见方二十四丈大的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单单剩下一块未用,弃在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锻炼后,能自去自来,可大可小。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已无才不得入选,遂自怨自愧,日夜悲哀。一日正当嗟悼之际,俄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生得肌骨不凡,丰神迥异,来到这青埂峰下,席地而坐。见着这块鲜莹明洁的石头,且又缩成扇坠一般,甚属可爱。那僧托于掌上,笑道:"形体倒是个灵物,只是没有实在的好处,须得再镌上几个字,使人人见了便知你是件奇物,然后携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富贵温柔乡那里去走一遭"石头听了大喜,因问:"不知可镌何字?携到何方?望乞明示。"那僧笑道:"你且莫问,日后自然明白。"说毕,便袖了,同那道人飘然而去,竟不知投向何方。

注释

女娲炼石补天:传说共工与颛(zhuān)顼(xū)争帝,共工败,怒触不周山,致天塌地陷,女娲氏炼五色石补好了天空,又折神鳖之足撑四极,平洪灭兽,通阴阳除邪气,万灵始得安居。大荒山、无稽崖:大荒唐的山,无根无据的崖。青埂峰:情根峰。即本书涉及到的爱恨怨情皆缘于此。见方二十四丈:以二十四丈为边的正方形。嗟悼:哀伤悲叹。肌骨不凡:指风度、相貌与一般人不同。丰神迥异:指精神、气质、神态等与一般人完全不同。扇坠:扇柄下端系的装饰物。簪缨之族:高官显宦人家。

解析

既然女娲炼石补天的故事是神话传说,故作者说她是在大荒唐山,无据崖炼成的石头。而本书又以女娲炼石的故事为背景,因而书中的故事自然也是荒唐无稽之谈了。这是"假语村"言的依据,实则反语。

高十二丈,见方二十四丈的顽石,即底面是二十四丈的正方形,由于高为十二丈,故每块石头都是方形长方体。为什么是十二丈,二十四丈呢?十二丈应是照应金陵十二钗正册名单,二十四丈应是照应金陵十二钗副册又副册名单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三万六千五百块正好对应一百年,这是暗示贾府兴盛有百年历史了。三万六千五百块是周数,正好补周天(当然,从数学的角度,块方形石头是不可能拼成一个圆形周天的),而方形长方体石块正好填方地。作者的思路,和"天圆地方"说是相吻合的。不得不佩服作者还有数学天分。

封建统治已是腐朽没落的未世,他们的"天"和"地"是无法填补好的,用女娲氏炼的石去填补,无疑是荒唐。或许这是作者,借此对统治者讥讽一番。

石头经女娲氏锤炼后,能来去自如,能大能小,还能缩成扇坠一般,还能悲悼自艾,自然是有了灵性,故为"通灵宝玉"。但他听说僧人要带他去享受人间富贵,便是"大喜",足见他是奔富贵下凡的。

既然是僧人带他下凡,肯定仍是僧人带他归来,这就隐隐中在暗示,宝玉今后会出家为僧,而不是成道。当然,"通灵宝玉"只是宝玉出生时口中含的一块玉石,但两者还是有连带关系的。

弃石因无才补天,便日夜嗟悼,可见他是多么想去补天,只是娲皇瞎了眼不用他。由此可见,作者是愿望去补封建统治阶级的"天"的,他的"怀才不遇",是因为没有遇上慧眼识珠的皇上,故而他有怨气。在这里,他是借骂娲皇,发泄对当朝皇帝的不满。

这里的"昌明隆盛之邦"应指京都,"诗礼簪缨之族"指贾府,"花柳繁华地"指大观园,"温柔富贵乡"指怡红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