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大观园 >> 大观园资源 >> 正文 >> 正文

易中天孤独是一种非常高级的心理状态,一般

来源:大观园 时间:2025/2/16
中科白癜风微信账号 http://www.yunweituan.com/m/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传达的心声是什么?孤傲还是孤独?应该是孤独,尽管孤独之中也有高傲。孤独是一种非常高级的心理状态,一般人体验不了,尤其是传统社会的中国人。长期以来,我们民族就是农业民族,传统社会则是人情社会。普通人求团圆,喜欢四世同堂,天伦之乐;读书人求闻达,希望扬名立万,光宗耀祖。孤独,怎么可以?所以,孤独是没有的,只有孤单。能够体验孤独的,大约只有诗人。诗人从来就是也永远都是单独的个体,集体写诗就像集体做梦一样荒唐可笑。表面上看,这诗不过画了幅“寒江独钓图”而已:白雪皑皑的山间江上,一位穿着蓑衣戴着斗笠的渔翁坐在小船上钓鱼,倒也是诗情画意。然而这诗这画的背景,却是千山无鸟鸣,万径无人迹的绝灭之境,便更显得那舟是孤舟,钓是独钓。何况大雪天,鱼们都在水底冬眠,渔翁能做什么呢?也只能钓得寒江雪。雪,洁白无瑕,正是高冷气质的象征。诗人宁可孑然一身离群索居四顾茫然,也绝不肯同流合污的内心写照。也许正因为此,柳宗元才用了“绝”“灭”“雪”这三个入声字来做这首诗的韵脚。以上出自易中天的首部读古诗作品《读唐诗》。《红楼梦》第四十八回中,香菱要拜黛玉为师学作诗。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列子,平声的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香菱笑道:“怪道我常弄一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又有对的极工的,又有不对的,又听见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诗上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了的,所以天天疑惑。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黛玉道:“正是这个道理。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同样,易中天读诗不纠结于一字一词,而是着意于整首的思想与意境。正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易中天意在传递美弘扬美。闻一多曾说,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本书从《春江花月夜》讲起,同时也建议读者“读唐诗不妨从这里开始”。易中天在讲韩翃的《寒食》时写道:“实际上这首诗并没有什么深刻意义,只不过如实地描写了寒食那天的长安:白天柳絮飞舞,傍晚轻烟四散,如此而已。然而我们的感受却是全方位的,不但看得见满城风絮,也听得到传送蜡烛的马蹄声,闻得着散入五侯家那淡淡的烟火味。什么叫好诗?这就是。”在赏读杜牧《江南春》时,易中天写道:“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是阳光灿烂和满心欢喜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却更像一张不无惆怅的黑白照片。毕竟,南朝佛教的鼎盛时期,距离杜牧写这首诗已经三百年了,岂非只能在烟雨迷蒙中若隐若现?那种无可名状的历史沧桑感,恐怕也只能用这样的画面来表达吧!”“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诗贵含蓄,杜甫为什么要用这样的大白话来开篇?易中天解释道:“因为那雨实在太好,不能不大声喝彩;也因为自己的喜悦之情无法按捺,忍不住脱口而出。更重要的是,只有明白如话,才能直指人心,也才能让人眼睛一亮。所以,这里不能含蓄,必须直白。”本书经常将两三首诗放在一起读,比较着分析阐述,旨在讲清题材相近的诗之不同,还有诗人不同的气质和思想,以及不同时代的诗人的不同气度。比如本书写道:“初唐和盛唐的诗总体上是青春年少的。即便伤感惆怅,也是人生初展的少年时代那轻烟般莫名的哀愁。所以尽管悲伤,仍然轻快;虽然叹息,总是轻盈。”《红楼梦》第四十回,迎春宝钗黛玉宝玉等人在大观园里坐船而行,宝玉道:“这些破荷叶可恨,怎么还不叫人来拔去。”宝钗笑道:“今年这几日,何曾饶了这园子闲了。天天逛,那里还有叫人来收拾的工夫。”林黛玉道:“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宝玉道:“果然好句,以后咱们就别叫人拔去了。”说着已到了花溆的萝港之下,觉得阴森透骨,两滩上衰草残菱,更助秋情。李义山的这首诗是《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隐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大概是版本不同,本书选讲的是“枯荷”而非“残荷”版本。易中天评述道:“因为阴云不散则有雨,霜降延时则不寒,而枯荷上的雨声又是错落有致,别有情趣的。看来,由于秋阴不散而夜雨时至,霜飞太晚而留得枯荷,倒是天公作美了。”的确很美,其实,中国诗人之雅,是可以无关风月的。易中天,本书的选诗标准只有两个字:唯美。“这本《读唐诗》不是教科书也不是教学参考书。因此,选诗全凭主观,读诗全凭体会,既不人云亦云,也不求全责备,更不考虑所谓公允,唯一的标准是审美。”他说,“审美教育实在是太重要了,这不仅仅是小孩的事,年轻人的事,应该是全民的事。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极大的提高我们中华民族的国民素质。在这一方面,希望这本摄影插图珍藏版的读唐诗,能够起到一点小小的作用,尽到自己的绵薄之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8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