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穷人闹市无人问,富人深山皆亲戚,古往今来,中华民族就有一个很传统的民俗关系,那就是沾亲带故,这不仅是家族群居遗留的民情民风,更是每一个人心中的一点亲戚之感,淳朴的关系始终展露着人性的善良,这种关系有很多对故人的怀念,同时也存在一个复杂的淡忘情结。
《红楼梦》是百科全书,把当时的民俗民情写的很实际,符合当时社会背景,先从甄士隐的真事开始,和莫不熟悉的贾雨村相识,资助赶考,到后来的以假乱真,林如海托关系再度让贾成真,都存在着沾亲带故的意思,这样的事很多,就连演说荣国府的冷子兴也是和贾府沾亲带故,刘姥姥更就不用说了。
刘姥姥为何两次能够从贾府得到银子?原因很简单,贾府有钱,如果没钱哪来的施舍,刘姥姥就冲着贾府还没倒,辉煌时期赶紧搞个关系,打个秋风,如果抄家了,那就肯定不行了,从这一点看,刘姥姥不仅会使用沾亲带故并游刃有余,而且高瞻远瞩,最后落了个大伟瓜,开花结果,一切得来全不费功夫。
一、刘姥姥第一次进贾府,心情乱如麻,衣锦还乡心里慌。
刘姥姥本是个庄稼人,眼看着日子无法过下去,年成不好,自己的女婿又没啥本事,是个落魄的乡绅,板儿还小,一家人进入了瓶颈期,无计可施,又没啥来钱的门路,刘姥姥心存一计,打起了贾家的主意,希望能够念着以前的旧情和沾亲带故,希望进贾府打秋风。
贾府可是大家族,花花的世界,伸一个手指头都比贫穷人家胳膊粗,随便施舍一点困难就解决了,女婿觉得这事刘姥姥办比较妥当,于是刘姥姥带着板儿出发了,这是《红楼梦》中作者唯一写的一个乞讨者,为了突出阶级贫富,写出真实的贵族和平民之间的差距,特意安排了这么一个情节。
来到贾府后,乡里人进城,东南西北都分不清,贾府的辉煌让她大开眼界,差一点把平儿当成了王熙凤,板儿更是看着啥都好,尤其看着吃的,直流口水,刘姥姥更是处处小心,生怕乱了分寸讨不到钱,本来关系很渺茫,希望不大,如果出个差错就把事办砸了,自己就白忙乎了一场。
幸好有个熟人周瑞家的周旋和引路,才见到了王熙凤,王夫人一直未出场,但是意思很明确,让王熙凤把这事解决了,王熙凤就给了刘姥姥20两银子加一吊钱,当然周瑞家不是吃素的,最后也收了一点小费,这一次刘姥姥是经历了艰难险阻,终于大功告成,满载而归。
二、刘姥姥第二次进贾府,扮演了小丑,演了一场大戏。
第一次的钱财对于刘姥姥来说就像中了彩票,一家人从此衣食无忧,日子过的还算可以,农村人实在,人缘好,老想着报答别人,就想着走动走动,可能王熙凤早已忘记了这事,但是刘姥姥心里觉得富人是不可以高攀,但是人情世故还是要有的,有贾府这样的一个亲戚不容易,何况人家帮了忙了,对于贾府来说是举手之劳,可刘姥姥认为这是大忙。需要感谢人家,所以拿了一点小礼品直奔贾府,这一次来,贾府已经给刘姥姥准备了大舞台。
贾府似乎专门修建了大观园,特意让刘姥姥唱大戏,刘姥姥赶鸭子上架,来之前没怎么准备,但是临场发挥的可以,尤其是贾母乐呵了,这一切就好办了,和领导一起喝了一杯茶,应该说同一杯茶,还得了一个那么好的茶杯,刘姥姥队伍站对了。
众姐妹都是井底之蛙,几乎很少出门,没见过农村人,来了一个刘姥姥,就人以奇为贵,把刘姥姥当成了玩的,戏弄人家老人家,嘲笑老者,让刘姥姥使劲喝酒,喝醉了晕乎乎睡错了地方。
贾府这个时候站在风口浪尖上,有贾元春做保护伞,贾府上下个个很得瑟,而刘姥姥终究会离开这个是非之地,走向平静的世界,远离喧闹和奢华,戏唱完了,该回家了,贾府觉得刘姥姥唱得好,比那几个唱戏的专业人员更好,甚至还当了一回文人,,给王熙凤的女儿起了个名字,这一步棋下的真好,王熙凤大大方方给了一些衣物,一百两银子,让回去做个生意,啥生意,第三回来才知道这是做生意的钱。
三、刘姥姥第三次进贾府,是来打游戏,不小心王者荣耀了。
刘姥姥第三次来的目的不明确,书中也没有交代,作者写这样一个老人并不是说明刘姥姥有多能耐,更多是侧面反映贾府的,重点是是写王熙凤的,这是一条长线,也是一种对比,贾府衰败了,刘姥姥来的不是时候,这个时候贾府不成样子,家被抄了,大地一片白茫茫真干净,这一次打秋风不可能了,当然刘姥姥也不是为这事来的。
这晴天霹雳的遭遇给刘姥姥一个三百六十度大转弯,让他百思不得其解。好好的贾府怎么就这么说没就没了,宝二爷为何如此地步?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连这个刘姥姥都不如,这一次终于轮到你们演戏了。
巧姐不见了,刘姥姥很生气,小孩有啥罪,干嘛去了,原来让亲人贩卖了,这啥世道,有消息吗,王熙凤说了个大概,刘姥姥觉得有地这就好办了,家里还有银子,曾经用钱置办的家业都在,全都卖了,赎人出来,这是一笔大生意,也是一桩慈善事业。最后刘姥姥救出了巧姐,凡事就是一个巧字,板儿,铁板上钉钉的事情,这后来的事就不用琢磨,结果很明确,板儿吃鸡打游戏,不小心王者荣耀了,刘姥姥红楼一梦!
总结:
刘姥姥本是个红楼之外的人,安分守己的农民,本不该写入有着护官府的贾府衰亡史中,更不该和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群芳们扯上关系,可最后刘姥姥还是救了巧儿,逃离了噩梦,但是《红楼梦》是一个悲剧,任何人都逃不过命运的安排,巧姐也是一样的下场。
满纸荒唐言,群芳泪中眠,都说姥姥好,谁知贾府坏。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