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大观园 >> 大观园资源 >> 正文 >> 正文

红楼梦年少只羡元春贵,中年才知她心苦

来源:大观园 时间:2022/10/26

本篇文章收录于百家号精品栏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题将聚集全平台的优质故事内容,读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

远山近水·主播

素年锦时

十点邀约作者

她,是享有最高荣耀的皇妃,是家族最显赫的骄傲。

她,又是那个负重前行的长姐,是一个深情、善良的平凡女子。

她是元春。

荣耀是她生命中最大的象征,负重是她前行中最深的伤痕。

然而,这一切都是外人眼中的她。

对于她自己,只有温暖和自由,才是她人生的热望,生命的欢腾。

爱而不得,无人救赎,唯有自我成全。

压抑太久的生命,终需一次爆发

罗曼·罗兰说:“自由,向来是一切财富中,最昂贵的财富。”

久居皇宫的元春,就像被囚禁在金色牢笼的鸟儿,即使富贵,即使恩宠,却缺乏自我,没有自由。

但那一年的元宵佳节,圣恩浩荡,宠爱加身,她居然获得回家省亲的恩宠。

或许,这是她生命中,最大的一次自由。

于是,一路车马喧腾、威仪阵阵,她如众星捧月般,降临在阔别近十年的,她那魂牵梦萦的家。

为了欢迎这个久别的姑娘,为了迎接这个万丈光芒的皇妃,贾家倾尽全力,专门建造了宛如人间仙境的大观园。

十年遥望,为见一个暖家。一朝落定,为你营造一个仙境。

这十年,在皇宫里所见所得,一切金碧辉煌、鼎盛风光,一路如履薄冰、尔虞我诈,对于元春,已是历历在目,感同身受。

所以,见到贾府打造的大观园,那极端的奢华,极致的富贵,她不断皱眉,不断摇头,禁不住叹道:

“太奢华过费了。”

“以后不可太奢了,此皆过分。”

并即刻命人把匾额“天仙宝境”改成“省亲别墅”,其他所有夸张过度的用词,也改得简约、质朴。

她知道,富贵、显赫就像一副空空的框架;她知道,这背后要付出千万倍的心酸和代价。

在她心目中,亲情才是这空架中,最真实可触的血肉。

看到至亲的祖母、父母以及姐妹们,她情难自禁、泣不成声。前前后后,共落泪了足足七次。

《红楼梦》中描写此段情景,都是这样的字眼:“贾妃垂泪”,“忍悲强笑”,“哽咽”,“叹道”等,她的眼泪就没断过。

和满府荣华、热闹的气氛相比,和显赫威严的皇家仪仗相比,她的落泪伤悲,实在显得不合时宜,也让人难懂。

然而,这七次眼泪,饱含了女儿家多少落寞,多少辛酸?若不是心底长久的委屈和压抑不住的思念,泪水又怎会数次奔涌不住?

祖母和母亲无声地陪着落泪,她跟父亲哭诉:“今虽富贵,骨肉分离,终无意趣。”

父亲却义正辞严地劝她,以不负圣恩为念。

无人能懂,无人劝慰。

也许显赫荣耀下,那处处勾心斗角、战战兢兢的危机,那孤苦无依、举目无亲的心酸,没有人能感同身受。

或者,谁都明白其中缘故。但即便是至亲骨肉,如今,却已是各在各的江湖。

在那个等级森严的年代,谁敢宽言劝解,谁又能施手相救?

此时,无声胜有声,无情却有情。

压抑太久的皇妃,讲出这样的肺腑之言,本就招人耳目,更面临着巨大的风险。

然而,这次诉说和大哭,是元春生命中唯一的肆意,是一场痛快淋漓,是沉默太久的爆发!

有时候,付出也是一种拥有

《红楼梦》里的宝玉,对婚前婚后的女人有经典的评论:

“女儿是水作的骨肉,未出嫁,是颗无价之宝珠;

出了嫁,虽是颗珠子,却没有光彩宝色,是颗死珠了。”

如今,元春是高高在上的皇妃,似一颗璀璨夺目的宝珠。

可这颗宝珠的内在,却早被现实磨去了光泽。

她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只能在至亲面前真情流露。

可她也是一个普通的女子,又何曾不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女孩。

十年之前,她依偎在贾母的怀里撒娇,在父母的温柔眼光里长大。

祖母和蔼可亲,又善于教育,教她读书认字,教她琴棋书画。

有父母长辈的庇护,任由她天马行空、顽皮淘气,听由她天真烂漫、玩闹嬉戏。

看到母亲又生下可爱的弟弟宝玉,她更加欢喜。

母亲上了岁数,她就主动承担起照顾、教育弟弟的任务。

她教宝玉读书认字,带他玩耍游戏,眼看他咿呀学语、蹒跚学步。

青春烂漫的日子里,她幸福无比。祖母给了她温暖和甜蜜,弟弟宝玉给了她无尽的快乐和欣慰。

她嬉笑怒骂、爱她所爱,何其自由!

她真想,一辈子沉浸在这里,永远不要长大。

然而,为了家族的荣耀,小小年纪的她被送入“不得见人”的皇宫。她愿意为父母分忧,但又何曾料想之后的命运?

无尽的争斗,无边的寂寞。多少次梦中,在痛苦的边缘,她脑海里浮现祖母的慈眉善目,宝玉的懵懂天真。

十几岁的元春,需要怎样的谨小慎微,从女史,做到尚书,再到贤德妃,再到贵妃。

终于等到这一天,她下了谕旨,命宝玉和姐妹们搬到刚刚建造的大观园居住。

她说:“何不命他们进去居住,也不使佳人落魄,花柳无颜”。

想来,这个“落魄”和“无颜”,是否也正映照着她彼时的心境?

表面上看,大观园是为她而建,这座美轮美奂的处所,如果闲置不用,也是一种暴殄天物。

可本质上,宝玉和姐妹们能聚在一处,无拘无束,对于元春来说,似乎也获得了自己内心深处的解脱。

大观园就像一扇窗,元春看到了自己,无处安放的青春和自由。

我无法拥有的,你们就尽情享受吧。

的确,如她所愿。

宝玉和姐妹们在这个大观园里吟诗作赋、踏雪寻梅、酣睡醉卧、烤肉喝酒。

这里,成了弟妹们的青春乐园,留下多少欢乐,记录了多少回忆。

如果没有大观园,红楼梦多少荡气回肠的故事,就无从谈起;

如果没有这个宏大场景,没有元春,那么大观园诗一般的情调也根本不存在,红楼梦的艺术价值又怎样体现?

从痛苦的缝隙中,寻找阳光

看过这样一段话:“如果有人以极端的方式,给你顶上一片乌云,你也要相信,透过缝隙,阳光总能被你找到。”

浓浓的亲情,便是元春迫切想找寻的阳光。

古代女子,自从一入深宫,似乎和家人再无瓜葛,家人也从此再难问候和相见。或者,家人摄于皇权和神威,也不敢贸然联络。

可成了皇妃的元春,再也忍受不了这份煎熬,她不愿如此,不愿只是无声的怀念。她主动和最亲的家人,保持温暖的照应和联络。

元宵佳节,她给姐妹们送去雅致的灯谜。逢年过节,她给姐妹们送去别样的礼物。

贾府上下,总在特别的时刻,感受到元春那暖暖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