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大观园 >> 大观园资源 >> 正文 >> 正文

闹元宵猜灯谜猜灯谜啥时候兴起的,又为何被

来源:大观园 时间:2022/10/24
北京皮肤病最好医院 http://pf.39.net/bdfyy/qsnbdf/150717/4658077.html

南朝宋时期,刘义庆曾主持编写《世说新语》,其中记载一则曹操与杨修的趣事,当时2人北征袁绍时路过名胜“曹娥碑”,其上写道:黄绢幼妇,外孙齑臼。曹操回头问众将士啥意思,学富五车的杨修答到:黄娟色丝也,是为绝字,幼妇少女也,是为妙字,外孙女之子也,是为好字,齑臼受辛也,是为辞字,这曹娥碑说的便是“绝妙好辞”,曹操大为称赞,当然,这也为杨修凉凉埋下了伏笔。

这曹娥碑就是“灯谜”的雏形,彼时的灯谜很少出现在纸面上,大多都是口口相传,而且都暗含隐喻的意思,比如汉朝末年儿歌“侯非侯,王非王,千乘万骑上北邙。”寓意汉朝即将终结,帝王将相都要埋骨北邙山,连儿歌都具有猜谜色彩。而真正的中国灯谜有很多称呼,比如文虎、瘦词和隐语,这些都是灯谜的雏形。

猜灯谜历史由来

灯谜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精髓,最早起源可追溯到夏朝时期,当时的“谜”都是些暗示性语言,颇有指桑骂槐的感觉,一句话的具体意思要看听者自己怎么理解,《尚书.汤誓》载:“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这一句就是在诅咒夏桀早点归西,但没人敢明说而已。

之后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相互吞并、损招百出,其中比较出名的就是“说客”,这些人靠着看似正确的逻辑把各国君主绕进自己的逻辑中,然后鼓动各国为利益相互攻杀,而这里面“看似正确的逻辑”,说好听的也是说话的艺术,也是“谜”的一种高级形式,只不过这时叫瘦词,《国语.晋语》载:“有秦客瘦词于朝,大夫莫之能对也。”只要谜打得好,你就逃不出我的手掌心。

再到后来,南朝诗人鲍照写了《字谜三首》,谜字开始作为官方语言流通。灯谜真正发展起来是在宋朝,北宋时期还没有特别的流行,到南宋时才成为元宵节必备娱乐项目,因为南宋受金国压力太大,统治阶层为了缓和社会紧张气氛,出了很多主意,元宵灯谜就是其中之一,南宋周密《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浑话,戏弄行人。”这描述的就是猜灯谜游戏,也是从这里开始,灯谜逐渐在元宵节普及,流传至今。

文化大观园

灯谜对于现代人来讲,娱乐趣味更大一些,但对于熟读四书五经的古人来说,更像是一种“课文复习”,因为它能同时包含历史知识、文学知识、艺术知识和科学知识,不得不感叹祖先的丰富知识储备,而且灯谜制作手法千奇百怪,有拆字的、增补的、会意的等等,能够学到的同时得到精神娱乐,真正的寓教于乐!

马上就要到元宵节了,咱们就拿几个灯谜来开心一下,以下8个灯谜分别涉及历史、文学、艺术与科学,读者朋友们可以自己猜一猜哦!答案会在元宵节当天于评论区公布!

历史类:

灯谜1:东晋覆灭——猜一历史人名(提示:北宋时期名人)

灯谜2:前事不忘——猜一历史书籍

文学类:

灯谜3:桃花潭水深千尺——打一四字成语

灯谜4:挟泰山以超北海——打一人名

艺术类:

灯谜5:小囡——猜一古代画家

灯谜6:荷尽已无擎雨盖——猜一戏曲形式

科学类:

灯谜7:观看南岳——打一古代天文学家

灯谜8:鉴真东渡——再打一古代天文学家

参考文献:

1.《猜灯谜的来历》梅喜春

2.《灯谜的中国历史文化》延安大学报

3.《中国灯谜文化》洪柳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