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中学时,第一次看《红楼梦》,看到刘姥姥进大观园的一章,感觉很热闹,但是从心里不喜欢刘姥姥,觉得她就像大观园里那群女孩子说的,什么都不懂,被人捉弄理所当然。刘姥姥第一次进大观园,情节简单,描写不多。家里的日子就要过不下去了,她来到荣国府求救济。恰逢那天凤姐心情格外好,对刘姥姥格外体恤,不仅接济了她二十两银子,还怕她舍不得坐车,又单给了一吊钱让她雇车,这些钱,对于刘姥姥一家来说,足以帮助她们度过眼前的困境。刘姥姥第二次进大观园,正巧贾母无聊,想找个积古的老人家说话儿,就请了来见一见。这一次,书中浓墨重彩地描写了刘姥姥在大观园的情景。吃饭时,贾母说了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地大笑起来。黛玉很不待见刘姥姥,嘲笑刘姥姥说:“她是哪一门子的姥姥,直叫她是个‘母蝗虫’就是了。”妙玉没说的这么直接,却更加嫌弃,让道婆把刘姥姥用过的茶杯搁外面,不要收进来。就连一向不爱表态的宝钗也大为赞赏“母蝗虫”三个字:“把昨儿那些形景都现出来了。”我是一直喜欢林黛玉的,自然相信她的话,也觉得刘姥姥真是太愚蠢了,为了得到钱,装疯卖傻来取悦贾府的人。不经世事的时候,谁都瞧不起刘姥姥,后来,才明白刘姥姥非但不傻,而是难得糊涂。刘姥姥当然知道别人在拿她开玩笑,她心里明白得很,表面看似糊涂的幽默言行只是为了让大家和和气气。她觉得一时的糊涂能让大家一片欢声笑语,何乐而不为?既看得开,不觉得自己是被捉弄,也看得清,大家并非故意为难她。既让别人舒服,也让自己达到了目的,两全其美。多年以后,贾府败落,凤姐病重,女儿巧姐被卖入烟花巷,刘姥姥用全部家当赎出了巧姐。刘姥姥非但不势利,而且为人善良,知恩图报。刘姥姥没有学问,但她不缺乏人生的阅历,懂得做人的道理。心里明白,表面糊涂,看破不说破,按现实的说法,就是为人处世的高级智慧。郑板桥在解释“难得糊涂”时说:“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也。”糊涂,不是为了以后能有福报,而是为了自己心安。生活中的琐事太多,也许真假难辨,是非难分,不是所的的事情都能分清是非对错,凡事太较真的人,不但心累,而且容易陷入没完没了的纠缠和挣扎。难得糊涂,该糊涂时且糊涂,善待自己,宽待他人,一生心安。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9547.html
上一篇文章: 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母蝗虫的寓意与春秋笔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