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大观园 >> 大观园图片 >> 正文 >> 正文

游记引领我走进纳西历史的深处

来源:大观园 时间:2025/2/23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在哪 http://www.xxzywj.com/m/
木府位于丽江古城狮子山下,其地位在纳西统治历史上本是显赫。此前都没了解到位木府的意义,因为一部电视剧《木府风云》的影响,在第三次到丽江时,才第一次到访。一部影视成就一个城市、一片风景,这也成了文化运作的一种成功模式。如,《芙蓉镇》之于王村,《庐山恋》之于庐山,《刘三姐》之于桂林山水,《非诚勿扰》之于西溪湿地与三亚……喜欢丽江,也喜欢历史,怎么却对丽江的木府是无知着?即使以往也曾流连过“花雨流芳”牌坊,但就没有把它与木府联系起来,也不知道这所掩于古城大街小巷中的府第大院曾以有过的风云故事。回程的航班是晚上的,正好有两个小时的空隙,便给了木府。木府,引领着我,走进了纳西历史深处。完整的丽江,不仅只是疯狂的酒吧与浪漫的艳遇,玉龙雪山所见证的,还有白云背后的沧桑和烈火中的血腥……过了“官门口”,进入木府的第一块牌坊“花雨流芳”是纳西文化与汉文化融合的一个标志。它在纳西文字里的意思是“读书去吧”。木府是丽江几千年史册中极为重要的书章,认识丽江,就应该去读懂木府。参观木府,便“读书去吧”——要进入木府需要经过三道牌坊。从七一街经官门口,是一道五花石的小巷,渐走渐宽便有“花雨流芳”展现出来。过去便是一个气派的广场。木府位于古城西南隅,明代建筑,气象万千,徐霞客曾叹木府曰:“宫室之丽,拟于王者”。徐霞客于明崇祯十二年()的初春来到丽江,当时的木府主人木增盛情接待,邀其同住木增生活的解脱林,并以八十多道纳西菜高规格款待。后徐霞客在游历途中患难足疾而不能走动,木增闻悉,特派纳西壮汉护送他返回万里之遥的江阴老家。大门前,一边是题写着徐霞客留言的白色照壁,对面便是第三座牌坊“忠义”石牌坊。“忠义”牌坊由汉白玉建成,宽约9米,高约18米。据介绍,木氏土司忠义不二,曾多次得到皇帝的嘉奖,忠义坊是明朝的万历皇帝批准建造的。过了刻有万历皇帝钦赐的“忠义”的石牌坊,便是木府正大门。走向木府,走向纳西王木增——木增,明代丽江第十三代土司,木府中最为杰出的主人。木府是丽江古城之“大观园”,故有“北有故宫,南有木府”之赞誉。跨过清泉汩汩的流水小桥,突见一座木牌坊赫然立于土木瓦顶民居之间。跨进朱红色的木府大门,眼前豁然开朗,一片开阔的地面上巍然耸立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汉白玉基座雕刻精美,那恢宏的气势,使人恍若置身于皇宫之内。如果说在丽江古城我们看到的是丽江世俗生活的一面的话,那么在木府,我们将翻阅到一个在西南地区曾经辉煌一时的大土司家族的兴衰史。站在大院,悄然回到了四百多年前的明朝——丽江,自古为纳西族集居地,土司为最高统治者。丽江木氏土司家族历经元、明、清三个朝,代代世袭,父子相传。木府即是丽江木氏土司官邸。而今,雪山上仍是云雾弥漫鲜花盛开,木氏的统治早已随王朝更迭而将往日的强盛淡为尘封的历史。木府经重建后仍然气度非凡的建筑与历代小心翼翼保存下来的遗物,把后人带回到木府的过去——木府从笙歌燕舞到风雨飘摇的转化,是如此快速而眼花缭乱,以至于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内在性中,隐藏着某些昙花照镜般的幻灭感。木府的建筑格局,类似于中原的衙门,只是更为富丽恢宏得显现出了王室气派。与中原建筑传统有点不同的是,整座建筑不是南北朝向而是座西朝东。从府前的“忠义”石牌坊起,自东往西依次为大门,照壁,议事厅(土司议政之所,相当于大堂),万卷楼(土司日常办公接待客人之所,相当于二堂),护法殿(为土司处理家族事务之所)。仅入大院,就已感受到木府是一座辉煌的建筑艺术之苑。不过,今天的木府已加入了当今的智慧——年大地震后,世界银行慧眼识宝,贷巨款相助重建木府,丽江俊杰精心设计施工,经三年艰辛备至的努力,使木府如“王者归来”般再现于世。木府占地46亩,中轴线长米,整个建筑群体座西朝东,“迎旭日而得木气”。议事厅的屋顶有三个天井,天井由多层斗拱组成,上面图案雕刻精湛。中间天井是条龙。导游说土司为了避嫌,这里的龙只有四个龙爪,而非皇宫里的五爪。两边天井里则是星星图案,说是纳西妇女羊皮披肩上的七星图案,故称之为“七星羊皮”。它的寓意是每天早出晚归,辛勤劳动。纳西族曾经是母系社会,纳西妇女在历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当年土司在议事厅屋顶雕筑七星图,就是时时用妇女们的披星戴月、辛勤劳动来鞭策自己。广场正前方的“议事厅”气势恢宏,是土司议政之殿。楼内挂有朱元璋御赐的“诚心报国”的匾额。在大殿的墙上,我和他相见。从历史中走来的土司爷戴着漂亮的乌纱帽,身穿由纻丝罗绢制成的红色朝服,脚上穿着靴边涂有白胶漆的朝靴。大殿的正中,是老爷的宝座。虽然人已去矣,那份虎虎生威的气势与励精图治的理念仍然如故。藏传佛教早年就渗入到东巴文化的灵魂之中,并成为木府土司统治丽江地区的精神力量。木府中现保存的佛教经文,已经成为活着的文化瑰宝。木府建筑它充分反映了明代中原建筑的风采气质,同时保留了唐宋中原建筑古朴粗犷的流风余韵。府内玉沟纵横,活水长流的布局,则又见纳西族传统文化之精神。垂柳依依,曲廊彩亭;碧水清潭,游鱼戏波。好一幅高原上的梦里水乡!在这些诗情画意的水榭庭院,可曾知承载了多少风花雪月的故事,或者是传来“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佳音,或者是写下“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的凄怆。议事厅后面是“万卷楼”,是土司读书的地方。取此名,乃“读书破万卷”之意。万卷楼共三层,一楼读书,二楼藏书,三楼写书,这是木府内最为高大的建筑。万卷楼集两千年文化遗产之精萃,千卷东巴经,百卷在藏经,六公土司诗集、众多名士书画,皆是翰林珍奇,学苑瑰宝。可惜单单把万卷楼的照片给弄丢了。万卷楼后是木氏土司的生活区,有三个小院。院中分别是土司、家眷、仆人的卧室等等。这里也是木增和夫人阿勒邱生活的家院。《木府风云》艺术的再现了阿勒邱的风采。“阿勒邱”是木增之妻,她持家有道,教育子女有方,是纳西妇女的典范。关于“阿勒邱”的传说有很多种,以前的大研古镇里流传“阿勒邱”是一个漂亮、聪慧、勇敢、完美的纳西妇女,所有男人、女人所追求的优点她都具备,甚至连丽江白族都知道秀外慧中的“阿勒邱”。在木增与阿勒邱生活的后院,也是纳西古王国名木名树、奇花异草汇聚一所园林,将天地山川的清雅之气与王宫的典雅富丽融为一体。木府王爷生活的院落,处处弥漫着东巴文化气息。连天井院坝的地面,也精巧的用石块拼贴出富有王府色彩的图案。虽不能全懂其中之含义,从圆心的“佛”,大略知其与藏传佛教相关。这幅流利洒脱之字,为木增所作。可见,一代王爷,不仅有着治理一方的才干,在艺术领域也有非凡之能。随后我们跟着导游来到“护法殿”。护法殿又称后议事厅,是土司议家事和祭祖之地。护法殿正中的墙面上悬挂着东巴教诸神,上面写满了神秘的东巴文。中间案台上有木氏的祖先牌位,两边墙上挂着六位土司的画像。旁边有长凳、棍棒,这是动用家法、管教子女用的。然后会有天桥通往木府的后山。木家,是丽江的最高府第。他们家要在街上修房造屋当是可以为所欲为之事。但他们没有。从前院到后山,有一条原本属于百姓过往的街道。为了不破坏街道的原貌,不影响纳西百姓的行走过往,他们在建造时,并不没占用街道,而是从街道上空搭起天桥,也是一道空中走廊。天桥本身就是木府“爱民”的见证。建设者还利用天桥上的空间精心布局。这幅以佛教为题材的巨大壁画就是天桥上的一件精品。过了横跨空中的长廊,便到了木府的后山。也是丽江古城的最高点——狮子山。依山而建,面东可瞰古城岁月,侧望与玉龙雪山遥相响应。木府的方位,之所以不按中国传统的坐南朝北而坐西向东,寓意木府一直心向东方的首都金陵。足见纳西王国对朝廷的忠心。有人说:到丽江古城而不参观木府,犹如到北京不看故宫一样。此刻,登临最高处,在狮子的古柏深处,举目回望,偌大木府,如中轴线上看故宫一般壮观。在身后的建筑里,又见到了木增。这里的他,已经出家,他也换了一袭僧服,端坐在阿弥陀佛像前,头上戴着熏黄的僧帽,手里拿着念珠,仪态雍容,神清气朗,充满了高人韵士的情致。朝廷的变故,国势的黑暗,让木增心生凉意。在此情形下,木增像一只感情山水的倦鸟,其内心被一种淡雅而高缥的生活紧紧地抓住了。三十七岁那年,他急流勇退,从纷扰的江湖中抽身而出,把世俗中的职位让给了长子木懿,从此在狮子山边建寺念佛出家。站在宁静的狮子山下,望着眼前壮美的木府大院前,怎么也不相信这里曾经充满腥风血雨,这里曾经演绎了木氏家族内部争权夺势的恩怨情仇……这片神奇的净土,有着太多的传奇。就如电视剧《木府风云》的主题曲里所写的:“传说中有一片净土,住着古老的民族。每一个人都能歌善舞,他们从不孤独。传说中的净土,我们唯一的出路。曾经模糊的幸福,越来越清楚。噢……阿依呦……阿依哟……阿依耶……”木增之后,后来的几代人小心翼翼、举步维艰的经营着山高水长的金沙玉龙故地。然而时运不济,劫数已经难以挽回了。至雍正时,一场“改土归流”的政治变革,结束了木府锦衣玉食的好日子。末代木氏知府木钟上任仅四十多天,便被免职、抄家,后悲郁而去。俱往矣,那些皆成历史,已随时间流逝而雨打风吹去。今日丽江,已成为一种生活态度的标本。随性,放松,和谐。爱情在这里度假,心灵可以疗伤。而这份文化的形成,与木府家族的培育有关。这,是我们该记住的!有如木府风云,几天的丽江之旅也云烟般的飘散在人生苦旅。短短时光,世间一瞬,在我的记忆里却永不会散去。石间的亮光,草叶的淡香,一颦一笑,婉约眉目,琳琅满目,挥之不去……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8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