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十七至十八回(庚辰本、己卯本),两回合为一回,并未分开,章回名为“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此回前有宝玉题匾,后有元妃省亲,修改部分匾额名称,并令贾宝玉和众姊妹以此为题,作应制诗歌颂太平盛世。
其中贾宝玉起的“红香绿玉”被元妃修改为“怡红快绿”,此处建筑也因此得名“怡红院”,盖因“红香绿玉”风格过于柔糜,改之以怡、快二字,则清爽许多,之前素有解读,此不赘述,我个人更想分析的是元妃对“蓼汀花溆”的修改:
已而入一石港,港上一面匾灯,明现着“蓼汀花溆”四字......贾妃看了四字,笑道:“花溆二字便妥,何必蓼汀?”侍座太监听了,忙下小舟登岸,飞传与贾政。贾政听了,即忙移换。——第十七至十八回
元妃为何要取掉“蓼汀”二字?细思之下,这个情节与季节有很大的关系。
先说说“蓼汀花溆”四字的由来,当年“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贾政携贾宝玉以及众清客游至此处,看到了好一番美景,原著记:
一面引人出来,转过山坡,穿花度柳,抚石依泉,过了荼蘼架,再入木香棚,越牡丹亭,度芍药圃,入蔷薇院,出芭蕉坞,盘旋曲折。闻水声潺湲,泻出石洞,上则萝薜倒垂,下则落花浮荡。众人都道:“好景,好景!”——第十七至十八回
虽然曹雪芹极力避讳时间,写贾政游大观园时,开篇一句便是:“又不知历几何时,园内工程俱已告竣”,但通过游览过程中随处可见奇花异草,足可见游览之时,应是春夏之季。
贾宝玉为此处题匾为“蓼汀花溆”,是因为“上则萝薜倒垂,下则落花浮荡”,匾额中二者皆备,自然是恰如其分的。
可元妃省亲的日子,却是正月十五上元节,正是刚刚过完年的时间,天气寒冷,万物凋零,当年题匾额时的景色,与元妃实际看到的完全不是一回事。
“蓼汀”字面意思乃是长着蓼草的水边平地,眼下大冬天哪里还有半点绿植的痕迹,只剩下枯枝败叶而已,所以元妃看到“蓼汀”二字非常疑惑,觉得此两字极不恰当。
或有读者疑惑:大冬天花儿也不会绽放,元妃为什么就不觉得“花溆”二字不妥?
细读《红楼梦》省亲文字,元妃省亲当天,宁荣两府都不敢怠慢,虽还是寒冬季节,园中花草凋零,并无美景可观,但有道是“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贾府为此张罗了一些小玩意儿,来营造气氛,原著记:
且说贾妃在轿内看此园内外如此豪华,因默默叹息奢华过费。忽又见执拂太监跪请登舟,贾妃乃下舆。只见清流一带,势如游龙,两边石栏上,皆系水晶玻璃各色风灯,点的如银花雪浪,上面柳杏诸树虽无花叶,然皆用通草、绸绫、纸绢依势作成,粘于枝上的,每一株悬灯数盏,更兼池中荷荇凫鹭之属,亦皆系螺蚌羽毛之类作就的。诸灯上下争辉,真系玻璃世界,珠宝乾坤。船上亦系各种精致盆景诸灯,珠帘绣幕,桂楫兰桡,自不必说。——第十七至十八回
虽然季节受限,以致无花草美景可观,贾府便尽人力,在树上粘上通草、绸绫、纸绢,以为“花树”之象。故此,元妃对“花溆”二字格外认同。
从《红楼梦》后文来看,虽然元妃命将“蓼汀花溆”改为“花溆”,可直到第六十一回“判冤决狱平儿行权”,柳五儿私自进大观园给芳官送茯苓霜,临出来时,原著写的也是:
(柳五儿)正走蓼溆一带,忽见迎头林之孝家的带着几个婆子走来,五儿藏躲不及,只得上来问好。——第六十一回
可见曹雪芹自己也知道元妃的“认知错觉”,蓼汀花溆已然妥当,不需要修改,故而作者自己倒是一直沿用“蓼溆”的说法。
可叹的是,目下关于“蓼汀花溆”的修改,竟有论者为求吸睛,认为“蓼汀”暗指黛玉,“花溆”暗指宝钗,意为元春欣赏宝钗,放弃黛玉,以为伏笔之意,实则无中生有,僵硬解释,只为迎合目前红楼阴谋论盛行,读者就吃这一套的现状,思来不亦悲乎?
本文系“红楼不红”首发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引文均来自《红楼梦》脂砚斋批评本八十回本,图片来源于清代孙温《红楼梦》全绘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7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