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生日,钟鸣鼎食的荣国府竟然让前来帮忙的人饿肚子
第71回上,贾母过八旬生日,都中权贵并各处亲属走马灯似的来贾府祝贺,贾家两府一番热闹喜庆的气氛。偏偏在这番喜庆气氛中出了一段插曲,提醒着读者,别看贾家如今这样体面繁华,却隐藏着深刻的矛盾不能解决,即使没有外来的压力,时间到了,会自己分崩离析。
尤氏虽然是宁国府的人,贾母是贾家的大长辈,她过生日,尤氏作为孙子辈的媳妇还是要过来帮着忙活的。而且尤氏孝贤,贾母做寿这几日,竟连自己的家也不回,“白日间待客,晚上陪贾母玩笑,又帮着凤姐料理出入大小器皿以及收放礼物”,该歇息了,就去李纨的稻香村暂住。尤氏如此勤谨,实在令人敬佩,现在有哪家的叔伯孙子媳妇能对叔祖母这样尽心的?按理说,贾家上下的人对尤氏应该礼敬有加的,可是偏偏就出了一件令尤氏很没有面子的事情。
尤氏外柔内刚
忙活了一天的尤氏还没有吃上晚饭,实在太饿了,就到凤姐房里,想着在她这里凑合吃点就行了。偏偏凤姐去验看所收的礼物了,还没有开饭。按说人家尤氏来这边帮忙,别的事照顾不过来,事多疏忽情有可原,这个饭一定叫人吃好吃饱。或单开一处,派一个妥帖的婆子,也不用抓炒小菜,只备下做好的菜蔬酒肉,温着热锅热灶,谁跑饿了先去垫垫饥,别叫人家空着肚子给自己家办事。正经开饭是正经开饭,也得好好做着,人家来帮忙不受委屈。
可是贾家总说自己好礼亲客,如今竟然叫跑了一天的尤氏没有饭吃!尤氏到平儿处吃饭,平儿慑于王熙凤的威风,竟然让尤氏先吃点心,等王熙凤回来再一起吃饭。不要小看吃饭的事情,成吉思汗说:“只有知道这种饥渴并据以推知别人的情况,只有在行军时考虑到不让军队饥渴、牲畜消瘦的人,才配担任首长。”生存的需求是马斯洛需求理论中最最基础的需求,一个首领连这个都考虑不周,经常让底下人饿肚子,很快底下人就会产生一种离心力了,这个团体的凝聚力也不会强。喊口号只能顶一时,三天吃不上饭,就会哗变的。
贾母生日,尤氏任劳任怨
尤氏是个省事的,何况这是第一顿吃不上,还没到翻脸的时候。既然王熙凤处没有饭吃,她也不能留在这里等王熙凤回来再吃啊,那样多尴尬,好像尤氏多么没有出息一样,巴巴儿地跑到你荣国府蹭饭来的,尤氏外柔内刚,做不得这样的事。她笑着说,你们太忙了,我不好给你们添麻烦了,我去闹腾小姑子们去,化解了这种尴尬。其实后面她去怡红院时,袭人也给她吃的是荤素点心,她是吃了的,但是在怡红院她并没有直接说吃饭的话,没有在王熙凤处的尴尬。
这件事是荣国府做事欠考虑,若再出现第二次这种事,尤氏必然会轻视荣国府的管理能力了。这个失误虽然小,却是贾家的卑梁之衅,日后抄检大观园,尤氏笑话荣国府时说说:“家下大小的人,只会讲外面,假礼假体面,究竟做出来的事都够使得了。”这话可未必单指抄检大观园这一件事啊。
贾赦夫妻
先怠慢尤氏的饮食,大观园门上的两个婆子又得罪了尤氏
饿着肚子的尤氏要进大观园,按钟点,大观园应该是关闭门户了。可是尤氏到门前的时候发现,大观园的园门大开,看门的女人也不知去向!大观园是小姐们居住的地方,如此秩序,万一出了什么丑事,丢脸的不仅仅是荣国府,还会拐带上元妃。这是关系贾家脸面的事情,尤氏作为贾家族长贾珍的老婆,这个事不能不说话吧?于是尤氏打发丫头去找管家女人去处理这件事。可丫头到了管事女人议事的鹿顶内也找不到人,只有两个上夜的婆子在。
这两个婆子正在忙着瓜分上面撤下来的菜果,生怕对方多分了去,哪有心思顾得上尤氏?
后文我们知道这两个婆子是邢夫人的人,因为贾母不太作兴邢夫人,她的人也减了威势,在荣国府中抢不到核心业务,捞不到油水,这次贾母大寿,贵人们来了,也不过坐坐,并不很吃什么东西,就撤下来大量的菜果。这两个婆子好久没有看见这些外快,一心都在这上面,顾不了那么许多了。
邢夫人
另一方面,她们一直在权力外围,不知道利害,只认现管的王熙凤,觉得东府的大奶奶舔不舔的无所谓。于是就怠慢起来,当丫头问管家女人去哪里了,她们只是漫不经心地说“管家奶奶们才散了。”小丫头听着这个话头不对,谁家的规矩也没有这样回话的,就没声好气地说:“既散了,你们家里传他去。”婆子们平时没有油水,积极性不高,就不爱动弹,如今好容易得了点实惠,让她们放下手头的工作,去服务不相干的东府奶奶?门也没有的,自然也不会考虑宁荣二府的关系什么的了。就再一次推脱:“我们只管看屋子,不管传人,姑娘要传人,再派传人的去。”可是当下里就没有别人了,小丫头总不能回去跟尤氏说,里面有两位,可是人家不愿意传人,这差事没法办,那她就好挨尤氏的骂了。何况这两个婆子也是轻视丫头年纪小,可能不知规矩,拿话堵她的。
可是这个小丫头在尤氏处是在核心业务圈儿的,对于伺候人的规矩甚至来历也都门儿清,可不受她们的摆布,立刻揭穿她们的心思:
“嗳哟!这可反了!怎么你们不传去?你哄新来的,怎么哄起我来了。素日你们不传,谁传去?这会子打听了体己信儿,或是赏了那位管家奶奶的东西,你们争着狗颠屁股儿的传去,不知谁是谁呢!琏二奶奶要传,你们也敢这么回吗?”
这个丫头说话也是直了些,直接揭发了婆子们的短,无利不起早,只知道巴结眼前的管家媳妇,好混一些好处,对正经工作反倒怠慢了,这是一些基层工作者的通病。
尤氏
两个婆子被揭了短,要想长久地干下去,就立刻认了错吧,尤氏也不会怎么样她们的,这事就过去了。可是她们一则跟尤氏打交道少了,二来灌了几盅猫尿,不知斤两了,对着尤氏的丫头回怼起来:
“扯你的臊!我们的事传不传,不与你相干。你未从揭挑我们,你想想你那老子娘,在那边管家爷们跟前,比我们还更会溜呢。各门各户的,你有本事排揎你们那边的人去!我们这边,你离着还远些呢。”
你再怎么说也是婆子,跟主子的丫头对嘴,也只对着丫头说罢,别捎上主子,要算后账的。头两句说丫头的老子娘如何巴结上司,这话说了也就说了。下一句话可没有分寸了,什么叫“各门各户的,你有本事排揎你们那边的人去!我们这边,你离着还远些呢。”这是骂丫头呢还是骂尤氏呢?说不清的,丫头不舍气,回头一渲染,你们的罪过就来了。
尤氏等的时间稍微有些长,可能就猜出不对头来了,在原地等着话,听着也是受辱,就独自走了,宁可让下面的人找自己,也不要自己等打脸。这是领导常常的行为,脸面扫多了,威信就要减弱的,瞧着不好,赶快避开,什么事拖一拖就好处理了,这叫爱惜羽毛。
丫头在怡红院找到了尤氏,尤氏刚填饱了肚子,如今又听到这个事,真是动了气了。自己这几天在这边跑前跑后地帮着忙活,荣国府连口热饭都考虑不到不说,如今还受这样的轻视,搁谁身上不恼火?关系稍微远一点,当场甩袖子走入也是有的。
世故圆滑的尼姑
尤氏强忍着怒火,半晌才问:“这是两个什么人?”尽管尤氏很恼火,但是她还是很理智的,荣国府内表面看着母慈子孝,一片和谐,却隐藏着重重矛盾,有邢王二夫人的妯娌矛盾,邢夫人和王熙凤的婆媳矛盾,有贾母和王夫人为了争夺对荣国府控制的暗中较劲。奴才们犯了错的,处置起来又勾连着主子的脸面,一不小心不但没有出气,还又让自己陷入尴尬境遇。
其他的姑娘们没有经验,不会处理这种情况,只是一味否认,说是丫头听错了。这种处理方式虽然是想息事宁人,但是没有顾忌尤氏的感受,要让尤氏白白受委屈。
而在此处的两个姑子却是人精,她们整日家高门大院里出入,练就的毒辣眼睛,玲珑心肠,嗔怪尤氏的丫头:
“你这姑娘好气性大,那糊涂老妈妈们的话,你也不该来回才是。咱们奶奶万金之体,劳乏了几日,黄汤辣水没吃,咱们只有哄他欢喜的,说这些话做什么?”
这话把我们上面说的尤氏的心理说得明明白白的了,而且处处体谅尤氏这几日的辛苦,把尤氏抬高到万金之体上,尤氏有气也生不起来了。这时袭人出来打圆场,尤氏佯装生气,实则是要借袭人下台阶,她若不接袭人的茬那就是真生气了。两个姑子的世故真是熟得不得了,笑着劝道:“奶奶素日宽宏大量,今日老祖宗千秋,奶奶生气,岂不惹人议论?”一句老祖宗千秋,也体现出了尤氏顾全大局,受了委屈不计较也不是没有脸面了。
周瑞家的有多面性
周瑞家的兴风作浪,平地掀起波澜,给王熙凤挖了一个坑
原本在两位姑子的劝说下,尤氏不计较,这件事就算翻篇儿了,可是袭人派出去的小丫头子路上偏生就遇上了周瑞家的。小丫头子嘴快,把这个情况跟周瑞家的说了。
邢王二位夫人在贾母跟前争宠,并不是为了抢着孝敬贾母,而是抢荣国府的管家权。主子再上面斗法,各自的奴才在下面较力,每一个奴才都是一个士兵,每一个有油水的岗位都是她们的要抢夺的高地。表面上大家在一个单位工作,有一个共同的工作纪律管着,暗地里派系分明,你要是没有把柄倒还相安无事,万一哪一方有谁有把柄落在别人手里了,另一方的人就高举规矩、工作纪律的板砖,像打倒阶级敌人一样毫不留情地置对方于死地。
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房,是王夫人打击邢夫人的急先锋,听到两个婆子对尤氏所做的事,眼睛马上开始放光了,这不正好是打击邢夫人的好时机么?顺便还能巴结尤氏。于是她“忙跑入怡红院,一面飞走,一面说:‘可了不得,气坏了奶奶了。偏我不在跟前。且打他们几个耳刮子,再等过了这几天算帐!’”其实她压根管不着这种事的,刘姥姥来的时候,她自己说了,专管太太出门子的事,这种申斥下人的事且轮不上她管的。
周瑞家的对刘姥姥有恩
此时的尤氏已经不生气了,不过见她来,就笑着说这个事,也是个好意,不是为了报复了:“周姐姐你来,有个理你说说:这早晚园门还大开着,明灯蜡烛,出入的人又杂,倘有不防的事,如何使得。因此,叫该班的人吹灯关门。谁知一个人牙儿也没有!”
周瑞家的存心要把小事闹大,继续大呼小叫,句句不离一个“打”字,这次不让这两个婆子挨上一顿胖揍,她是不痛快的。
“这还了得!前儿二奶奶还吩咐过的,今儿就没了人。过了这几日,必要打几个才好。”“奶奶不用生气。等过了事,我告诉管事的,打他个贼死,只问他们谁说‘各门各户’的话。我已经叫他们吹灯关门呢。奶奶也别生气了。”
尤氏原是不想计较了,此时只是顺着周瑞家的话说罢了。可是如此,周瑞家的目的就是达不成了,于是她又特意去找了王熙凤,把这件事汇报了一下。
周瑞家的为王夫人做了不少事
王熙凤这几日是忙昏头了,许她在谨慎周全上确实输尤氏一筹,她竟然没有计较这两个婆子是谁的人,直接下了对二人的处置:
“将那两个的名字记上,等过了这几日,捆了送到那府里,凭大奶奶开发。或是打,或是开恩,随他就完了。什么大事!”
噢耶!周瑞家的得到指令,立刻执行,通知管处置婆子的林之孝家的,生怕王熙凤反悔。而且在传达指令的时候,周瑞家的还添油加醋,王熙凤仅仅是让把两个婆子的名字记下了,过了老太太生日再捆了送到东府请罪。可是周瑞家的竟然要让林之孝家的现在就捆了,送到马圈里,派人看守。
林之孝家的虽然是天聋地哑,可是心里有数,这个命令下得太怪,不像王熙凤的做派,又是周瑞家的来传话,不合常理,急忙去见王熙凤。偏生王熙凤睡下了,去见李纨,又遇上了尤氏,尤氏不想搅合得太深,阻止了李纨说明缘由。闷葫芦一样的林之孝家的,回去的路上遇到了生怕事闹不大的赵姨娘,又是一顿撺掇,宗旨就是把这两个婆子打一顿。
林之孝家的城府很深
林之孝家的纵然谨慎,可是事情终究没有弄明白,刚到侧门,两个婆子的闺女哭着前来求情,心烦意乱的林之孝家的,就把她们指到了邢夫人陪房费氏(是其中一个婆子的亲家母)那里。神使鬼差,矛盾变成了王夫人陪房周瑞家的和邢夫人陪房费大娘之间的对立。
到此,作者也交代了邢王二人的矛盾在荣国府内是什么样的影响:
这费婆子原是邢夫人的陪房,起先也曾兴过时,只因贾母近来不大作兴邢夫人,所以连这边的人也减了威势。凡贾政这边有些体面的人,那边各各皆虎视眈眈。这费婆子常倚老卖老,仗着邢夫人,常吃些酒,嘴里胡骂乱怨的出气。如今贾母庆寿这样大事,干看着人家逞才卖技办事,呼幺喝六弄手脚,心中早已不自在,指鸡骂狗,闲言闲语的乱闹。
邢夫人想借着娶鸳鸯的时机,对贾母进行夺权,被贾母挫败之后,就逐渐失势,连带着自己的奴才也失去了好多核心业务。对于贾政这边的奴才,贾赦那边的奴才是势同水火,如今贾母做寿,各处的油水更加丰厚,可惜贾赦这边的人都被排挤在核心业务之外,干些出力不讨好的事情,看着人家大有藏掖,自己干眼馋。自己捞不着,也不想让对方捞着,于是就在纪律允许的范围内捣乱,搞破坏。
邢夫人的奴才都一个格调
周瑞家的这次做的这个事,也可以利用一下子。费大娘素日里又是个嚣张跋扈的,一听亲家母被周瑞家的陷害了,先是“隔墙大骂一阵”,然后到邢夫人处告状。
可是只是凭着自己是邢夫人的陪房,怎么就能说动邢夫人为自己撑腰呢?别看费婆子咋咋呼呼的,告黑状可是很有一套的,策略性很强。
首先是否认自己亲家有错,不过是和尤氏的丫头斗嘴。
其次是周瑞家的挑唆,还打可怜牌,说自己的亲家七老八十了。
要拐带上邢夫人厌恶的儿媳妇王熙凤。书中说是“先不过是告那边的奴才,后来渐次告到凤姐”“后来又告到王夫人”,说什么“老太太不喜欢太太,都是二太太和琏二奶奶调唆的。”
别的事邢夫人是个冷心肠的人,你一百岁了,把脑瓜子开了瓢,她也不带可怜的,可是一说王夫人和王熙凤,她的火就窜上来了。决定要管这件事,王夫人她是不敢戳弄的,可是给王熙凤一个难堪,她是婆婆,给了王熙凤也不能怎么样。
邢夫人愚犟
王熙凤贸然处理两个婆子,结果弄得自己里外不是人
于是在第二天晚间吃饭,当着满屋子的人,邢夫人笑着对王熙凤说:
“我昨日晚上听见二奶奶生气,打发周管家的奶奶儿捆了两个老婆,可也不知犯了什么罪?论理我不该讨情,我想老太太好日子,发狠的还要舍钱舍米,周贫济老,咱们先倒挫磨起老奴才来了?就不看我的脸,权且看老太太,暂且竟放了他们罢。”
邢夫人说完之后,头也不回去回府了,让王熙凤连辩解的余地都没有。王熙凤不是别的人,她是荣国府的代理管家,平时都是在人前说一不二的,今天婆婆当面给了一个大窝脖儿,挫了锐气,以后在下人面前怎么抬头?
王熙凤受委屈
王熙凤又羞又气,一时找寻不着头脑,憋得脸紫胀,只好自己找台阶下:
“这是那里的话?昨儿因为这里的人得罪了那府里大奶奶,我怕大奶奶多心,所以尽让他发放,并不为得罪了我。这又是谁的耳报神这么快?”
可是她居然在这个台阶上被绊倒了!
她这样一说,王夫人就要问,当事人尤氏就要解释。人家尤氏是已经释怀了的,她也没有向王熙凤去告状,让王熙凤惩治两个婆子,都是周瑞家的一手操作的,人家可不愿意为这个事去得罪人,况且,之前王熙凤为了娶尤二姐的事,还敲诈了尤氏五百两银子,尤氏犯不上哈着她,不恨她就是大度了,于是就说了个实话:“连我并不知道,你原也太多事了。”
王熙凤问罪尤氏
尤氏不给王熙凤台阶,王熙凤只好自己强行砌台阶。
凤姐儿道:“我为你脸上过不去,所以等你开发,不过是个礼。就如我在你那里,有人得罪了我,你自然送了来尽我。凭他是什么好奴才,到底错不过这个礼去。这又不知谁过去,没的献勤儿,这也当作一件事情来说。”
就剩下王夫人了,王夫人跟邢夫人平时是不对付,但主要是邢夫人主动的,王夫人自己有闺女元春撑腰,用不着和邢夫人明着争。此次邢夫人明着挤兑王熙凤,王夫人却不能因为要护着侄女,就得罪邢夫人,把跟邢夫人的矛盾表面化了,因此她就只能让王熙凤吃着委屈了。
王夫人道:“你太太说的是。就是你珍大嫂子也不是外人,也不用这些虚礼。老太太的千秋要紧,放了他们为是。”说着,回头便命人去放了那两个婆子。
王熙凤一下子就成个孤家寡人了,谁都不支持她,这是她有史以来最为出糗的一次,心里那个憋屈啊,可是现在是贾母的生日,又不能闹将起来,只能暗自垂泪。
贾母让别人当炮灰,却从来不保护别人
事后,虽然贾母理解了王熙凤,但是她也不能得罪儿媳妇,只好让王熙凤自己受气了。
贾母道:“这才是凤丫头知礼处。难道为我的生日,由着奴才们把一族中的主子都得罪了,也不管罢?这是大太太素日没好气,不敢发作,所以今儿拿着这个作法,明是当着众人给凤姐儿没脸罢了。”
职场上的派系是不可避免的,归属于一个派系的确会给自己带来一些好处,比如说不遭受某明的构陷,遇到问题可以得到派系的庇护。但是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是某个派系的人,做什么事都可以得到派系的庇护。毕竟所谓的派系不过是为利益而结成了,只有当你重要到和派系的利益休戚相关的时候,你才会得到派系的保护。假如你的行为给派系带来的麻烦,不管你跟谁的关系有多么亲,人家也不可能因为亲疏关系,轻易放弃自己的利益的。王熙凤在处理两个婆子的事情上就是如此,她在周瑞家的挑唆下,擅自处理两个婆子,触动了王夫人和邢夫人的复杂关系,王夫人为了保住自己就牺牲了王熙凤,贾母同样如此,明明知道王熙凤做的不错,却因为不愿意破坏婆媳关系,两句公道话也不敢说。领导不是神,也不是你爸妈,不可能一直护着你,大家还是机灵点,自己保护好自己为上。
荣国府内存在派系斗争,一方不愿意跟另外一方轻开战衅,导致发生了很多危害贾家的事情发生了,也无法及时处理,这些问题慢慢积累起来,直到有一天贾家不再能承载这些矛盾,一下子大船翻覆,到时候不管哪一派,一个也跑不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5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