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大观园 >> 大观园发展 >> 正文 >> 正文

跟着老陶逛济南百年沧桑小广寒齐

来源:大观园 时间:2025/4/4

陶玉山在经三纬二路和纬三路的中间路南,有一座很巍峨挺拔的西方建筑。这座建筑无论是与相邻的居民老屋,还是对面高耸的现代建筑相比,都是那么显赫,那么别致,那么让人看到了会驻步多打量一下。甚至目睹了就会自然地印刻在脑中,难以忘怀。这就是历史悠久,传承百年、闻名遐迩的“小广寒”电影院原址。咱们济南的近代建筑是很有特点,很多建筑风格则是泾渭分明的。西方洋派的建筑和中国传统建筑紧紧挨着,互补影响;同时传统与外来风格结合相融的也不乏见。这与最早主动开商埠有关。而小广寒就是典型的欧洲德国巴洛特风格的建筑。对电影史多少有点了解的人都知道,年12月,电影技术在法国诞生。就在年,也就是说电影诞生不过十来年,“小广寒”电影院就在这儿建城。这是我们山东历史上的第一家、我们中国第二家电影院,当时即使上海、北京等大城市都没有电影院的。由此不难看出“小广寒”在我们国家电影放映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电影技术初期,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很惊奇的,甚至难以置信。大家将电影称之为“电光活动影戏”,或者简称“电动影戏”。那时候,“小广寒”用的是手摇提包放映机,得经常换片。而换片的这段时间,就是观众喝茶、上厕所或小憩的最好时间。有电影的初期,票价之昂贵是一般人家难以想象的。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讲,能够去“小广寒”看场电影,就是有身份、有地位的象征。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电影的普及,或者说电影带来的商机的启发,大约年后,在“小广寒”的周边、商埠繁华地带,新建了好几家面积大、容纳观众多的电影院。这其中包括中山公园内的商埠有声电影院、大观园内的大观有声电影院、新市场(南岗子)内的新光电影院等。这些电影院的出现,让面积不大、曾经数次更名的“小广寒”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弱点显现无遗,而且不断放大。可以说是步履维艰,惨淡经营。入不敷出是常有的事儿。解放后,被房管局收为直管公房,甚至一度成为济南市卫生教育馆。偶尔放映一些宣传教育短片,搞一些有关计划生育之类的展览,甚至有一段时间被企业借用当做文艺活动场地。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后,由于年久失修,楼顶坍坏,建筑处于废弃闲置状态。大名鼎鼎的“小广寒”一时间荒芜不堪,落入惨不忍睹的境地。让每个知道其历史辉煌的老济南,每每途径此处,都不忍正视,唏嘘不已……大约年始,将近百年的“小广寒”进入修复期;年6月修复完毕,在此成立了小广寒电影博物馆。这是如今我们中国现存的最古老的电影院,也是全国唯一一座集建筑、文化、历史与电影艺术品收藏和展示为一体的电影博物馆。年,被国务院评定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被选为济南市百座博物馆。百年历经沧桑的“小广寒”电影院焕发了新机和活力,其知名度越来越高,影响越来越深远。如今,小广寒被改建为老电影主题餐厅,店里收藏的百年来流行的各式电影放映机,成了其独有的一大特色。每天来此观瞻的游客络绎不绝。大家都是带着好奇兴趣而来,都是叹为观止、啧啧赞赏而归。是的,能够亲眼看到那些样式各异的老电影放映机,能够在此了解电影史和小广寒的前生,这本身就是一种意外收获,意外欣喜……大家有闲空时,请亲自去位于经三纬三路的小广寒看看吧。那儿的工作人员会很热情诚恳地欢迎你,带着你参观电影博物馆的各个地方。不但给你讲解,还会解答问题疑惑。那种态度,让你一定会被深深感动,更会感到这个冬天很冷,小广寒很温暖……作者简介:陶玉山,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济南人。年2月在《济南日报》副刊发表文学处女作。迄今已在国内一百多家报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文学评论等一百多万字,作品多次在市级以上文学征文中获奖,有多篇作品收入到文学作品集中。出品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9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