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政是荣国府的当家人。次子当家,却与保龄侯史鼐兄死弟及不同。贾赦没死却由贾政当家,未免“名不正言不顺”。如何能够当好家成了对贾政最重要的考验。
贾政励精图治,坚持科举教育,对儿孙读书极为重视,力图弃文从文为贾家再开创一条世袭以外的科举之路。以至于治家甚严,令贾宝玉、贾环和贾兰对他畏之如虎。
不说贾政治家效果如何,对儿孙确实爱之深责之切。尤其是继承人二儿子贾宝玉不爱读书,贾政更是恨铁不成钢。曾一度将之差点打个半死。贾宝玉对父亲就像老鼠见了猫,一百个不想接触。
贾政严父若此,不免让人产生其对儿子的管教,究竟有几分爱意,还是仅为了满足他个人兴家的追求。
其实,贾政对贾宝玉的感情并不少。原文有几处描写,能窥探出贾政爱之深责之切的老父深情。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曾说贾政因贾宝玉抓周时抓了胭脂水粉很是不喜欢。贾雨村讲他如何被甄宝玉撵走,也变相证明贾政对贾宝玉的不满意。等到贾宝玉要和秦钟上学时,贾政的态度很好的诠释了他的不满。
(第九回)忽见宝玉进来请安,回说上学里去,贾政冷笑道:“你如果再提‘上学’两个字,连我也羞死了。依我的话,你竟顽你的去是正理。仔细站脏了我这地,靠脏了我的门……你去请学里太爷的安,就说我说了: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
贾政嘴里骂着贾宝玉,再提读书让他“羞死了”。还说干脆去玩要紧。就表明贾宝玉不爱学习让贾政极为头疼也无可奈何。
但他真正的心思,却还是不经意表达出来。他讽刺完贾宝玉,末了还是嘱咐李贵去告诉贾代儒,让儿子背熟《四书》,是老父亲唯一的期待。
父亲与母亲的爱表达不同。王夫人会摩挲着贾宝玉,让他按时吃饭早点休息。贾政却往往一瞪眼或者呵斥一句就把“为你好”隐晦地表达出来。
传统的父亲吝啬表达感情,严父才是他们的代名词。父亲与儿女太过亲近,反而失于威严,致使子女“不怕”无法管教。
“怕”是古人崇尚的教育之道。贾家出了名的“严父”。像宁国府贾代化教育儿子像审贼,非打即骂。比较起来贾政真正下狠手打贾宝玉只有一次。
贾宝玉屡犯错误,贾政被气得失去理智,甚至一度动了“杀”心,却也是恨铁不成钢,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打了儿子后,他数次落泪也引人戚戚然。
贾政对贾宝玉“不学无术”早有认识也有接受的心理。随着贾宝玉长大,他也接受了现实。
但在贾宝玉的姻缘考量上,贾政要比王夫人更加明智,也更尊重儿子的选择。
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贾政评价未来林黛玉居住的潇湘馆,“若能月下在此窗下读书,不枉虚此一生”,就是明确出身书香门第的林黛玉和木石姻缘对贾宝玉的益处。
贾宝玉娶林黛玉,夫妻琴瑟和鸣,如果能够改弦易辙勤奋学习就更好,即便不能也可以为后代谋福祉。关键是人生得知己陪伴,于愿足矣。
贾政的评价,草蛇灰线地表达出他支持木石姻缘的立场。等到贾宝玉的怡红院,贾政又一次表明了他的态度。
(第十七回)贾政道:“依你如何?”宝玉道:“依我,题‘红香绿玉’四字,方两全其妙。”贾政摇头道:“不好,不好!”
贾宝玉认为“红香绿玉”两全其妙,贾政嘴里说着“不好”,其后却默许了。
曹雪芹通过父子二人的答对,表明贾宝玉和贾政都认同林黛玉的立场。最关键是贾政说的那句“依你如何?”
古代社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亲对儿女姻缘有一言决定权。贾政说“依你如何”,却透露出他有尊重儿子想法的意思。这显然是对自己姻缘的一种反思。
王熙凤借平儿挟制贾琏的方法,无疑是对王夫人当年有样学样。王夫人就是利用周姨娘,成功让贾政吃了十几年的苦楚。贾政中秋节讲得怕老婆笑话,固然是调侃侄儿贾琏,何尝不是自嘲,言外之意“王家女儿都善妒”。贾政自己婚姻不幸福,便不想难为儿子贾宝玉。
等到贾政外放三年学政回来后,灰了功名之心,更觉得贾宝玉“诗酒放诞”做一个文人未尝不好,反而更欣赏起儿子的文才……这些都是贾政主动缓和父子之情的隐笔。
通过第五十八回杏子阴假凤泣虚凰,“梨香院三官故事”的伏笔来看,贾宝玉娶薛宝钗是以续弦之礼,证明他与林黛玉起码订婚后出了意外。联系贾政的态度,肯定是他做主“依了”贾宝玉的心。只可惜横生意外,宝黛终究不成,非贾政之愿。
文|君笺雅侃红楼
还请帮忙点赞、收藏,能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5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