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荣国府重新推到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元妃省亲事件发生后,元春下了一道谕令,让荣国府的姑娘们都住进大观园,同时让贾宝玉也跟着一同进去读书。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贾宝玉有贵妃的谕令在手,可以直接进大观园;
姑娘们住进大观园,探春一定会跟着住进去的;
姑娘们住进大观园,需要李纨这位寡嫂陪伴照料,同时李纨的年幼的儿子贾兰,也会随着母亲住进大观园。
此时看上去可怜兮兮的事情发生了,贾政的子孙,就只剩下贾环这个孩子,要眼巴巴地看自己的亲嫂子、亲侄儿、亲哥哥、亲姐姐,都住进大观园。
贾政的院子里,只留下孤独的贾环一人。
这种状况出现的原因,必然是王夫人对赵姨娘母子的刻意打压。
此同时也引发出另一个问题,赵姨娘和贾环母子真的在乎这种打压吗?
一.王夫人对贾环愚蠢的打压
王子腾的步步高升,奠定了王夫人在贾政房里的地位;
贾元春被封为妃,更是无限拔高了王夫人在荣国府的地位。
这个时候的王夫人,除了对贾母这位真正的国公夫人婆婆还有几分忌惮之心之外,对其他的人,早已不放在眼里。
尤其是卑微的赵姨娘母子,王夫人更不会放在眼里!
对于王夫人来说,自己是世家小姐出身,又是贾政的正妻,她绝不可能允许赵姨娘这位贾政的宠妾,想要倚仗生了儿子贾环,就从自己的手里抠出任何财产和利益!
对于贾环母子,王夫人时时刻刻处于一种打压、防备的状态。
平时的时候,王夫人还要装装样子自己摆出高贵的形象,让亲侄女王熙凤冲在前面,对赵姨娘和贾环动辄呵斥,丝毫不留情面。
等到了元妃省亲的时刻,王夫人霸道地撕下了最后一层虚伪的面纱,她开始把不待见赵姨娘母子的心态,在众人面前公开表露无疑。
元妃请亲这样千载难逢的时刻,贾元春的亲弟弟贾环居然被生病,无法参加这皇家盛典。
这必然会对贾环的心理,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读者可以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在那一刻,所有人都在热烈地筹备元妃省亲,贾环只能被生病在一旁休息。
在那一刻,贾环被他所有的家人抛弃了……
这切贾政看不懂吗,他不会出面保护亲儿子吗?
这一切贾政心知肚明,可在那一刻,他不会出面保护贾环这位亲生的儿子。
原因很简单,王夫人是贾元春的生母,贾政必须保证元妃省亲的顺利进行,在元妃省亲结束之前,贾政不会允许任何的事情横生枝节。
那么贾环的利益,只能被牺牲。
元妃省亲对于荣国府来说是一场盛典,可对于贾环来说却是一场天大的委屈。
于是问题就来了,赵姨娘和贾环因为这场天大的委屈生气了吗?
很明显,赵姨娘和贾环都没有生气。
贾环是个小孩子还好说,赵姨娘依仗着自己是贾政的宠妾,可不是个省油的灯。
赵姨娘下狠心的时候,敢对荣国府最风光的两个人贾宝玉和王熙凤同时下手,对这两个人用魇魔法,就是行古人的压胜之术。
姨娘对贾宝玉嫉妒得发狂:
我们娘儿们跟得上这屋里那一个儿!也不是有了宝玉,竟是得了活龙。
可这个女人对贾宝玉下狠手也好,在贾政面前挑拨离间宝玉的父子关系也罢,她从来只针对的是贾宝玉本人。
她从未想过,一定要把贾宝玉从大观园中拉出来;
她更是从未想过,也从未做过把贾环送进大观园的努力。
这是为什么?
其实古人的心里早就明白,温柔乡这种地方就是英雄冢,花柳繁华的大观园,真正的明白人是不想进的……
二.大观园不适合男子
大观园是什么地方?
大观园是贵妃有游幸过的地方,这里有无限接近于皇家园林的属性;
大观园是贾府私家的后花园,这里有着闺阁的属性。
贾府的女孩子们住进大观园,真的是一桩雅事。
反正古时的世家小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这些姑娘一同住进大观园,到让小姐妹之间学会了如何亲密相处。
同时还有李纨这位大嫂子,这位国子监祭酒的女儿,教这些姑娘们学规矩、学针线。
大观园相较于荣国府的二门内,私密性更好,女孩子可能接触外男的机会极低。
这样的事情传出去,会让荣国府的姑娘们都有端庄贞淑、知礼守恂的美誉。
大观园的确非常适合女孩子居住,可这里却并不适合男人居住。
贾宝玉住进大观园的时候就已经13岁了,很快他就会长成一个男人。
贾宝玉每天同小姐妹在一起,亲密相处,吟诗作对,他自己是活得开心了,可这也让宝玉的身上沾满了脂粉气。
说宝玉身上沾满了脂粉其实优雅的说法,换句普通人更能理解的说法就是,贾宝玉为人处世就不是爷们儿。
到了《红楼梦》时间线的中期,贾政已经不期待贾宝玉靠科举蟾宫折桂。他已经改变了想法,想把贾宝玉往一流文人的路线上推。
可做一个一流的文人,同样不能免俗,同样需要与其他的文人来往交流。文人在互相切磋,也有可能是互相吹捧的过程中,贾宝玉才有机会成为一个文化名流。
可贾宝玉能做到这一点吗,这位凤凰公子哥有本事混进文化圈吗?
也许答案是否定的,只因为贾宝玉身上的脂粉气太重了。
看贾宝玉平时都和什么人来往?
和贾宝玉关系要好的,要么就是冯紫英、卫若兰这样贵族圈的少爷;
要么就是秦钟、蒋玉菡这样的花样美男。
宝玉的朋友圈中好不容易出现了一个英气十足的柳湘莲,柳湘莲走的还是游侠的路数,同宝玉不会有什么文化的交流。
赵姨娘已经看到了,大观园把贾宝玉教成这个样子,她一定对这个地方退避三舍,甚至祈祷千万别让贾宝玉带坏了自己的儿子贾环。
那个时候的赵姨娘,完全不会去打把贾环送进大观园的主意。
尽管赵姨娘不停地争、不停地闹,可是她心里完全明白,她无论怎么闹,荣国府也不会给她二房的名分。
一个王子腾就能把赵姨娘压死!
赵姨娘的名分提不上去,这就意味着贾环永远只是一个卑微的庶出。
别看贾环同样是荣国公的亲孙子,可荣国府的繁华与荣光都是贾宝玉的,爷爷留下的一切光环,都照不到贾环身上。
等贾环长大了,早晚有一天会搬出荣国府,自己去讨生活。
然后呢?
如果荣国府不倒,贾环这一支,就会慢慢沦落成荣国府的旁支。
相较起一辈子不用为生计发愁的凤凰公子哥贾宝玉,贾环的未来一切要靠他自己。
年幼的贾环不懂这一切,那个时候的他同宝玉争宠;那个时候的他同样不好好学习。
年幼的贾环,曾经做出过这样的诗:
大哥只在床上坐,二哥爱在房上蹲。
这种诗的水准,只能让众人哄堂大笑。
可贾环不会永远是一个懵懂的小孩子,探春会自我成长,贾环也会自我成长。
就算贾环自己不懂,探春这位姐姐也会拉着亲弟弟成长。
探春有过怎样的表达:
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走得出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
这是探春感慨、遗憾自己的人生,可这又何尝不是探春对贾环人生的期许!
长大后的贾环,也做出了:
红粉不知愁,将军亦未休。
这样的佳作。
贾环是一个男孩子,他的人生有无数种可能性,没有必要把自己拴在荣国府那个早已腐朽的豪门公府之中。
贾环有机会利用荣国府的资源,远离荣国府的内讧,开创自己的天空。
虽然都是贾政的亲儿子,贾环过着与贾宝玉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贾环在贾政的眼皮子底下长大,他有着比哥哥贾宝玉更和谐的父子关系。
贾环在家学里长大,读者千万别小瞧他,十年寒窗苦,他真的吃下去了。
贾环在男孩子的朋友圈里长大,在贾府家学里就读的贾家族人和一些亲戚,都有机会和贾环成为朋友。
贾环更是与亲侄儿贾兰,关系密切。
贾兰的这一条人脉,会对贾环未来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贾兰的外祖父是国子监祭酒,这使得贾兰天然地就处在一流的文化圈中。
如果贾兰愿意,随时都可以把贾环带进他外祖父门生故旧的人脉圈。
贾环靠着生母赵姨娘,还能直接走进一个下里巴人的世界。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贾环也许就会拥有,像醉金刚倪二一样的人脉。这样的人,会在关键时刻给予对方无私的帮助;
这样的人,贾宝玉一辈子没有机会结交下。
只有贾宝玉这种无能的少爷,才会留恋在大观园中;
只有王夫人这种愚蠢的妇人,才会把不让贾环住进大观园视为对贾环的打压。
王夫人这种世家大族的小姐的眼里,永远只会看到宅斗,她看不到真正生活的艰难。
而赵姨娘这种女人虽然粗俗,她却懂得柴米油盐有价,她更懂得人生的艰辛。
赵姨娘早就为贾环,选择了另一条更接地气之路。荣国府被抄家之后,曾经的凤凰公子哥贾宝玉落魄到只能出家。
而贾环呢?
贾兰会考中科举,会给母亲带来凤冠霞佩。那时候的贾环,就算只靠着贾兰这一条人脉,也能把自己混出个模样来。
王夫人愚蠢的宅斗那一套,贾环还真不在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