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深度认识一座城市,除了吃住玩,参观在地博物馆,还有就是——静下心来,走访当地传统建筑。
图1.清末丽泉行潘长耀花园(已湮灭)说到广州的传统建筑,很多人都听过西关大屋、竹筒房、骑楼等。这当中,骑楼其实应该算是一个时代特色,非止省城可见,很多地方亦能看,充其量广州只是领头羊与集大成者,并非特有;至于竹筒房,一般叫竹筒屋,台湾俗称排屋或透天厝,日本关西谓之长屋,类似的还有明字屋等,都是指一种窄开间、大进深的房屋,故竹筒屋也并非羊城仅有,但凡寸金尺土之地便有可能发展出来;惟有西关大屋,独树一帜,源自广州。
受广府文化辐射,佛山、澳门也有西关大屋,澳门卢家大屋甚至被公认为是现存最标准西关大屋。
图2.竹筒屋与骑楼,图集编西关大屋这种建筑,设计上不但深度适应广州的气候、环境、文化,观感上更能彰显出穗人奢华而低调、传统且开放的性格特征!外墙青砖石脚,乍看好像很朴素,但其实造价十分昂贵;内构精雕细刻,处处讲究纲常伦纪,但其实兼容并蓄、学贯中外,以至无论在哪里,这种房子一看就知是古老大屋,也许这就是建筑的灵魂。
——那么,都有哪些特征足以一看就知是西关大屋?西关大屋又从何而来?
图3.卢家大屋,图自澳门政府网站本文除了概述西关大屋的由来与发展,更着重于剖析其结构与特征,了解它在历史、艺术、科学等方面的价值。
一、何谓西关?
西关,城关之西也。所谓城关,乃指年前广州城墙还存在的正西门与太平门,这两门原址即今之西门口与状元坊西入口。
图4.清代广州西关与城墙大概位置,图自古代西关是一处冲积平原,地面低平,河塘密布,盛产五秀;彼时江面宽阔,风景秀丽,南汉后主选其址建离宫“昌华苑”,人间胜景“荔湾渔唱”则为明代羊城八景之一。但自明以降,人烟开始密集,商业街圩渐趋发达,特别是一口通商后,不断有大户人家迁居此处。
图5.清乾隆,广州手绘农耕商贸图外销壁这些大户人家既有全球闻名的官绅牙郎,亦有名不见经传的文人雅士、丝商盐商。牙郎主要是指十三行行商,他们多数祖籍福建,以茶起家,迁居省城后,累经几代,悉数化为本地人,口音甚至成最地道广州话。这些豪商巨富中,除了少数兴建起媲美大观园的私家园林,大多不约而同选择营建这类极具广州特色的西关大屋——鼎盛时,据说有多座。
可惜没有一座完整的流传至今,尽管现在还残存10多座!而真正称得上西关大屋的,面积至少要有平方米,位于逢源路现代重建的西关民俗馆,面积仅平方。
图6.西关民俗馆,图自拍二、西关大屋的鉴定特征
为什么说真正的西关大屋至少要有平方,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容得下三间两廊的平面格局。
№1、三边过
所谓三间两廊,其实是指明清时期常见于岭南祠堂或祠宅合一的传统民居:前排两廊,后排三开间。开间通常由同一屋顶下的房间或列柱分成三间,中间为主厅;两侧廊顶早先为半坡瓦盖,故称之为廊,后来发展成侧廊、廊屋以至厢房、杂房等,不再拘泥于走廊形式;所有祠堂,一顶为一进,一般会串联好几进,最多可达七进。三间两廊从平面看起来很像北方四合院,不同的是,四合院是房子围着院子,而它是廊屋隔着天井,天井显然没有院子大。
图7.三间两廊与多进基本模式,图自编理论上,西关大屋应该都有三间两廊的布局,毕竟这是一种传统!但创新也是一种精神,加上时局变化、眼界开阔,各种因地制宜、兼收中外的西关大屋便应运而生,不仅出现一开间、两开间,五开间、七开间亦有所闻(广州话读“n边过”,其中三边过最常见);两廊形式更是丰富,除了天井,还有花园、冷巷等设计。
当然,亦有花园比屋子大的,例如广东四大名园,人称私家花园;私家花园显然不能说是大屋,但只要花园里的屋子符合西关大屋制式,这座屋子自然也叫西关大屋。
图8.河南浩官伍家花园一角天井在西关大屋里绝对是不可或缺!虽然它没有北方院落开敞,但仍是大屋通风与采光的主要途径。一般来说西关大屋都比较高,而高垂深能减少太阳直射,使屋子阴凉,同时还造成垂直温差,温差形成热压,热压驱动空气的流通与交换,从而保证内部空间的通风。冷巷宽约1.2-2米,是下人、女子、倒夜来香等出入要道。之所以谓冷,也是因为受阳光直射少,常年凉爽;但冷巷听起来不顺耳,讲究好意头的广州人便用“青云巷”代称,亦暗含平步青云之美意;为方便排水,青云巷还会设计成前低后高,人称步步高升。
图9.典型西关大屋平面图,图自编标准的西关大屋起码是这样:屋分三进,每进一厅(多数还带有独立门厅),厅为中轴;门厅后是轿厅,轿厅前沿通常有四扇槅扇门,俗称中门,贵客光临便叫中门大开;正厅亦叫大厅或头厅,是议事交谈重地,有时也称神厅,因为楼阁通常安置拜神拜祖宗的神龛,正厅槛窗后面为头房,乃长辈起居之地;二厅又叫饭厅,后端为二房,一般称尾房,长子居住;厅与厅之间往往带有小天井,但未必露天,有些小天井还会筑假山鱼池,或栽竹木花草。中轴两侧叫书偏,得名自书房与偏厅,此名概称所有非中轴房间。
这种狭长设计的大屋,更有利于穿堂风,故西关大屋常予人冬暖夏凉之感。
图10.西关大屋一般布局,图自编№2、高屋檐
典型的西关大屋,给人第一印象应该是高檐深宅。宅深如上所述,檐高则通过5米以上的屋门体现出来——走近大门,你会感到门庭异常高大,气势迎面扑来;这种屋门往往又采用凹入形式,尤增含蓄内敛,而非富丽堂皇、盛势凌人。
图11.广州、澳门两地西关大屋图例,图但西关大屋最高大的地方并非门庭,而是正厅。正厅以及头房是长辈起居之地,通常盖得最高最大,以合礼制,这也是百行孝为先的极致表现。除了高大,正厅的装饰工艺也最为讲究,不仅集中,而且华丽、昂贵,例如花楣挂落,几乎都是镂空雕刻,极尽手工之巧;又如各种酸枝木家具,精美别致、价值不菲。
挂落通常分飞罩与落地罩两种,落地罩顾名思义是垂落倒地,而飞罩一般只到人头顶上。
图12.西关大屋挂落,图自拍除了正厅隆重装饰,其它地方也有恰如其分的刻画。
这当中,“三雕一塑”是最常见的刻画。“三雕”一般指石雕、木雕、砖雕,“塑”则是指灰塑。灰塑又称灰雕或灰批,明清时流行于广府地区,是岭南特色工艺;这种雕塑常用竹片、铁钉、铜丝等做骨架,再施以草筋灰、纸筋灰或贝灰等塑形材料,继而上色;造型生动,题材丰富,很多祠堂的门楼、屋檐、墙身以至屋脊都有这种靓丽的立体雕塑。
也有人说是三雕两塑,多了个司空见惯最为传统的陶塑;陈家祠两塑甚为著名。
图13.灰塑的原料与制作工艺,图汇编虽然屋内这么讲究,但从外而观,西关大屋却很普通,例如屋顶通常采用最低级的硬山顶,屋脊、山墙亦甚少浓墨雕刻;当然,也有私家花园个别建筑采用比较高级的歇山顶,比如河南伍氏花园(已湮没)、番禺余荫山房深柳堂等。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冷巷的存在,同样作为岭南特色构件的镬耳山墙在西关大屋基本不见。
如果现在要找到这种镬耳山墙,像鹭江城中村、海珠小洲村以及黄埔古港等可能还有。
图14.山顶与山墙,图汇编№3、三重门
三重门是西关大屋正面最独特的构件,人称“三件头”,分别为:屏风、趟栊、大门。
图15.三件头,图汇编屏风亦称花门、脚门、矮脚吊扇门等,共有4扇,互相对折,高约1.7米。屏风虽然是大屋第一道屏障,但并不起保卫、防盗作用,它的主要功能其实就是作屏风,维护一定隐私,保证通风采光,同时用以展现屋主风雅,故多有雕刻,尤其是屏风上端,刻有各种木雕通花,极其精美。
图16.各种木雕通花矮脚吊扇门,图汇编花门之后是趟栊。趟栊一词,《说文》解曰:趟者过也,拢者门槛,不过,在广府文化里,趟栊已由动词派生为名词,即趟栊门(也有人将其作开趟合拢来理解)。趟栊通常由13、15或17根圆条硬木组成,中间一侧有插销,底下门槛铺铜片木轨道;硬木一般粗5-6厘米,最多可达十几厘米,间隔10-20厘米,仅容得下小孩脑袋(故很多西关小朋友都被夹过)。这种门的设计除了通风采光,更主要是起防盗作用,如果安置有小铃铛的,轻推微拉便会触动,而不知窍门的则无从推起。趟栊是广府建筑独有构件,也是西关大屋特色标志之一。
图17.趟栊基本构造,图自拍、汇编最后一道是真正的大门,也叫板门,一般厚约8厘米,多以坤甸木、樟木等硬木构成,坚固结实,经久耐磨,防火隔音。尤其是坤甸木,特别抗蛀耐腐,以前水上人家的棚屋便基本用坤甸木支撑,真正的坤甸木泡在水里百年不烂,不怕生蚝,它是——越泡越硬!广州龙舟之所以用完就要埋在水底,便是这个道理。
图18.坤甸木板门,图汇编№4、青砖墙
青砖墙,俗称青砖石脚,石脚,墙基也。用青砖砌墙,中国有悠久历史,汉文化圈里到处可见,但像西关大屋这样讲究的,就比较少了,少得堪比用18道工艺制作的故宫金砖。如果漫步西关,细细打量这些墙面,你会发现真正的青砖比普通砖例如红砖平整得多,甚至可以说是平滑,砖缝也非常细小,人称指甲线;而且,这种墙面看起来更优雅,更令人赏心悦目。
青砖墙大概是古代继土坯墙、夯土墙、砖块墙后最高级的砌墙用料,可惜手工制砖明显不敌机器大量生产;不过,红砖也并非就比青砖差,古罗马很多砖建筑不也流传至今!现在之所以觉得红砖质量不好,一是新中国后期采用的工艺不同西方,二是生产者偷工减料、以次充好。
图19.青砖对比普通砖,图自拍那么,它是怎样制作的呢?
首先要选土,选用粒径比淤泥还要小的黏土,广府地区以东莞出产的最有名;然后将其晒干、粉碎、过筛,从而得到更纯粹的泥土,也叫陶土;继而沤水踩泥,沤即浸泡,踩是为了增强密度,减少后续窑烧时产生气泡;接着用砖模定型,制作砖坯,阴干后入窑上架;烧到一定温度则密封洇窑,洇即渗透,也正是这一步导致砖块变青,与自然冷却产生的红砖区别开来。烧结完毕,青砖可能会变形,因此还要磨平,故有水磨青砖的叫法。
这样复杂的工艺,青砖不贵才怪。
图20.青砖大概制作过程,图自编为什么会变青色?有很多解释,例如强调是加水冷却所致,或认为是密封缺氧所成,甚至还有附会各种人生道理——什么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等……实际上,这两步操作都必不可少!我估摸是这样:大量燃烧木炭后密封,木炭不能完全燃烧便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从而把黏土里的氧化铁还原成铁,这和铁的冶炼道理应该是一样的;而在窑上加水,水渗透到里面则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与铁通过高温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才是砖块变青的原因。
图21.青砖变青原理,图自编工匠造屋时,通常先用花岗岩石板搭建门条,再用青砖砌墙,有些墙体还会用青砖围成中空,具隔音、疏冷之效;墙面砖块顺丁切法则不一而足,一般人家多用交叉砌法,大户人家或会则采用多顺一丁,例如五顺一丁。而砖与砖之间通常用蚬壳灰拌糯米粉、冰糖等粘固,砌好后,再过蜡保护,墙面可百年不崩。
长城这么伟大,其实也有青砖与糯米的功劳。
图22.砖墙砌法,图自编№5、满州窗
满洲窗是广府建筑特色构件之一,相传其窗棂结构为满洲人所引入,不少人甚至引证乾隆皇时有1旗人驻防广州,从而带来北方窗式,然后结合西方彩色玻璃工艺,终成一地特色。但如果细心观察,可能会发现——满洲窗的窗式结构其实和传统支摘窗没什么两样,而支摘窗在泱泱中华已有上千年历史!我觉得之所以叫满洲窗,只是因为当时统治阶层为满洲人,满洲代表中国,以满洲称呼这种“国窗”,那么,在借用西方彩色玻璃时,不仅强调心还是中国心,而且有西为中用的意思;假如统治者是蒙古人,兴许也会叫作蒙古窗。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见解,不见得准,毕竟满洲窗到目前为止,仍只是地方称呼,尚没有全国性的学术著作对其录用解释;另外,面积较大、可支可挂的吊搭窗,也叫支挂窗,那才是满族特色窗。
图23.支摘窗与满洲窗,图汇编根据所在位置,满洲窗一般还分为:门窗、墙窗、槛窗、天窗、盲窗以及蝴蝶窗等。
图24.满洲窗,图汇编门窗也叫槅扇窗,槅扇是一种非常传统的中式建筑构件,它既可作窗,亦可当作门,名字也非常多,例如格子门、格扇门等;前面提及的中门,便是一种槅扇窗。一般认为,西关大屋对外封闭,对内开放,因为屋内经常用槅扇窗来分隔房间,槅扇窗上面通常也不设迎风板,往往留空,这样虽不隔音,但更通风透光。
如果槅扇窗下面的裙板是连续木板或砖墙,则叫槛窗。
图25.槅扇窗结构,图自编天窗顾名思义是架设在屋顶上的窗户,带木滑轮,下方通过垂绳控制其在木轨道上移动。天窗除了是通风、散热、透光的重要途径,更是一项人生大事的借喻,古时儿女结婚,婚房需要隐私,因此常布置在带有天窗的比较独立的房间,为方便美事,自然要拉埋天窗,要不刚进行到一半,下雨,那就不美了。
图26.天窗概况,图汇编关于西关大屋的见解,我就探究到这里,有些地方可能不对或有所纰漏,欢迎指正。
残存的西关大屋还有:
鸿昌大街22号宝华正中约42号十五甫正街18号十六甫东四巷16号宝贤南19号逢源大街8号参考文献:
陈忧子:原来广州的土豪都住这里广州荔湾发布:“趟栊门,满洲窗”……听西关大屋讲述岭南回忆识广君:说了那么多年的西关大屋,到底长什么样?广东风物---水磨青砖屋徐粤林国靖
粤语方言区风土建筑谱系分类与基质研究肖磊:致知
广州西关地区的符号记忆要素坤甸木铁章木坤甸木与铁力木的差别灰塑:岭南建筑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青砖?红砖?青红砖?——看大师给您解析青砖是怎样炼成的!金砖、青砖与红砖,原来是同样的原料制成的一块配得上故宫的青砖中国高手为什么爱劈砖|大象公会营缮纪事,王一淼,故宫的门与窗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