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大观园 >> 大观园新闻 >> 正文 >> 正文

柳絮漫天飞

来源:大观园 时间:2022/5/9

每年的暮春,柳树是要开花的。柳树的花是一种很细很细的细线,我们叫花絮,随风漂泊,在我国的北方,每到这个季节,几乎每个城市中都会飘起柳絮的。但我第一次看见漫天的柳絮如雪花般地飘着,是90年代中期在杭州的西湖。天空中满是一丝一丝的细线,你不仔细看不觉得,它非常的纤细,像蜘蛛丝一样的细。还有许多人在抓空中飞的柳絮,这与西湖边老的柳树有关,据说这些柳树都是苏轼在杭州执政时,修造苏堤时种植的,有一千多年了。

看见北京的柳絮还是儿子在北京工作之后,每年的四月底到五月初,北京的柳絮漫天的飞着,是长满绒毛的团装,一层一层的落下,如鹅毛大雪似的,花絮要比杭州的大、要多,颇为壮观,成了北京的另一种风景了。它也影响了人们的出行,这时候出门在街上走一圈,头上、眉毛上和身上落的全都是,出行不戴口罩是绝对不行的,不然就会吸入鼻子、口腔中,让人呼吸都困难。所以,在没有疫情之前,暮春的北京人戴口罩也是一景。

在我们宝鸡这个小山城,每年这个时候,也是柳絮飞乱飞,如雪花从空落下,飘得到处都是,这与我们城区街道和渭河公园种植的柳树有关。特别是春季清早的金渭湖的湖面上落的白茫茫一片,如雪花般。但和北京和杭州西湖的柳絮比,那真是小巫见大巫,没得可比性。

在这个柳絮飞舞的时光里,我觉得它不是风景,但绝对是生命的延续。一朵朵小小的柳絮,在风的伴随下,轻盈的、漫无目的飘,随风而起、随风而落,飞过哪里,哪里就是它的历程,落到哪里,哪里就是它的家,就是它栖息、生存之地,无论环境恶劣,或者优越。它都随遇而安。或许不久,它所落的地方就是一片柳树成荫。人们常说,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和柳树无关,而与柳絮有关。

在大同的世界里,和柳絮一般相似的,还有蒲公英了,它在生命盛开的时候,种子也是随风而去,也是随遇而安,但只有人们在郊游或踏青的时候,才能看见漫天飞舞的蒲公英种子,它是低调的、默默无闻的,不如柳絮不仅仅只在野外飘飞,更多的是在闹市中飞舞,甚至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这时候,我觉得柳絮如同一个城里人,而蒲公英更像一个乡下人。如城里人因城市而冠名一样,如北京的柳絮,如杭州西湖的柳絮等等。成了文人笔下歌颂或批评的主角了。

生命本来就是如此,所有的传承都是要付出代价的。柳絮也是春天的产物,如果飘落到大地上,可能就有新的生命;要是落到马路上或水里,或成垃圾或被冲走,生命就终结了。落下的柳絮是否对其他植物的生长有影响,我不得而知。如果用浪漫的情怀去看待漫天的飞絮,你不会因纷飞的柳絮一时带来一些不便,影响了你的心情,而是觉得这也是一种无以伦比的美丽。如果用生命顽强的角度去理解,你是否觉得漫天的柳絮就如同漫天的生命在飞,你是否觉得这是上苍赋予生命存续的另一种方式。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从文学的角度出发,不同的人因其学识的不同,对同一种事物的认知就会有不同的结果。如果征求每一个人对柳絮的看法,答案应该是多样性。生活在《红楼梦》大观园里的一帮年轻人,每年的春季都会在进行赛诗会,其中就有关于描写柳絮的诗歌,林黛玉和薛宝钗同样都是写柳絮,但读者理解就有歧义了。“飘泊亦如人薄命,空缱绻,说风流。”黛玉的诗词忧郁地预示了柳絮的命运,是一种忧伤的浪漫。“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而薛宝钗的诗词就成了攀附富贵的象征,遭到多少人的轻视和抨击。

不管每个人对柳絮的理解如何,只是站在不同的角度而已,没有错与对,但最起码是生命的象征这不应该有异议吧!我觉得漫天飞舞的柳絮是一种洒脱的情怀。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听风轩居士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