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姥姥是一枚开心果。不仅给书里人带来欢乐,也给书外人增添趣味。有刘姥姥的大观园是狂欢的,刘姥姥满足地离开大观园后,园里仍然余留着一股愉快的气氛。众人稍微回想起刘姥姥这个人,都会忍俊不禁,笑得难以停下来。但惜春却笑得很勉强,心里似抹上了一层阴霾,只能算是强颜欢笑。为什么惜春这么不合时宜呢?不为别的,只为贾母叫她画大观园。
惜春虽然比较擅长画画,但这只是闺阁中打发无聊的一种兴趣爱好,随心所欲地画几笔写意画。如今,贾母忽然叫她画什么大观园,就好似一个平时喜欢哼几句歌词的余业歌手,忽然叫她走上专业大舞台上表演一样,一面受宠若惊,一面甚感为难。那么贾母为什么会叫惜春画大观园呢?说起来也不为别的,只为刘姥姥的一句话。且看当时刘姥姥是如何说的——
“我们乡下人到了年下,都上城来买画儿贴。时常闲了,大家都说,怎么得也到画儿上去逛逛。想着那个画儿也不过是假的,那里有这个真地方呢。谁知我今儿进这园一瞧,竟比那画儿还强十倍。怎么得有人也照着这个园子画一张,我带了家去,给他们瞧瞧,死了也得好处。”
显然,这是一句很漂亮的马屁话,刘姥姥夸赞大观园比画儿还好看,如果能画出来就更好了。贾母正是因为听到了这句话,才起了叫惜春画大观园的心。那贾母是为了画这幅画送给刘姥姥带回去?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这就完全是贾母的虚荣心作祟了。显然不是,为什么呢?因为贾母压根就不是一个虚荣的人,她也从没有说过要把这幅画送给刘姥姥。所以,贾母并不是为刘姥姥而“画”这幅画的。
那贾母到底是为谁而“画”的呢?有人说,贾母是为了元春,打算年下当作新春礼物送给元春,既可以赏心悦目,又可以聊解思家之苦。故此,贾母一再要求惜春到年下便“交货”。不过,省亲的时候,元春看见这座大观园总是觉得不该这样过于奢靡。如果元春收到这幅大观园,未见得就会悦目娱心罢,况且睹物思人,更不见的会开心罢。当然,贾母也不见得这么迂腐,做出这般弄巧成拙的事情出来。所以,贾母也不是为了元春而“画”大观园的。
贾母虽不是直接奔着刘姥姥那句奉承的话而叫惜春画大观园,但总是因此而有所触动,把美好的东西画出来,留下来给人看看,无论怎样都是好处。大观园是美好的象征,更象征着贾府最繁华的一幕。可繁华终究是会落幕的,而且贾府的繁华也即将到了落幕的时刻。所有人里,贾母把这一层看得最为透彻,早意识到将来贾府衰落,大观园必然是要荒废的,倒不如趁现在把它画下来,多少也能聊以慰藉。
贾母还要求惜春,不单画园子的花花草草、亭台楼阁,还要把人都画上。原来贾母想要的并不是一幅大观园画,而是一幅大观园群芳荟萃图。只可惜,随着月转星移时光飞逝,这一切终究是逃不过物换人非,令人心酸泪目。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