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大观园 >> 大观园介绍 >> 正文 >> 正文

红楼梦品析六回中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来源:大观园 时间:2024/12/6

刘姥姥在几个主要人物一一出场之后,紧随脚踪,“从千里之外,芥豆之微”战战兢兢地借光进了荣国府。相比于林黛玉初进荣国府自然大不相同。使小说荡开了一笔,换了一个角度来描写荣国府的富贵景象。所谓千里之外,并不是地理距离,而是社会阶层高下之别。有了刘姥姥就是贾府这个天有了地,世界才成其为世界。

刘姥姥是个有心人,她向女婿提出去荣国府攀一攀王夫人,或者得些实惠。自然不是临时起意,她的一番话,既有前思后虑,又有侥幸心理。后又自告奋勇,愿意带着外孙子一起进城碰一碰运气。毕竟这不是光彩的走亲戚,实则是无可奈何去打秋风,求人接济。与荣国府的关系,说起来其实很牵强,不过是仗着王夫人的慈善之名,和自己的厚脸皮。

如此尴尬的身份,又是如此尴尬的行径。刘姥姥要是没有三分勇气;没有对人情风俗的掂量;一家人的日子不是实在艰难窘涩,无以为继,她大概也不至于舍着这副老脸,真就凭空去碰运气。所以看来是十分偶然的事件,却有其必然的情理。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目的很明确,是为了打秋风。说白了,就是因为家计艰难,向富有的亲朋求告接济。为进荣国府,她在大门上就经历了一番小小的曲折,受了一些冷眼。初步感受了一下,富贵门庭不可一世的气势。按着她女婿出的主意,借周瑞家的门路。从周瑞家的嘴里,简单听说了豪门大家的人事管理。借着刘姥姥的耳朵,读者也了解了一些贾府的时事,还知道了有王熙凤这样一号了不得的人物。

刘姥姥果然就进了荣国府。一介草民,陡然进了公府豪门,其情景还真不是凭想象能描摹得出来的。她跟着周瑞家的,算准时间,绕过几层房舍,几重院落,就来到了当家奶奶凤姐的屋里。可以想见刘姥姥此时大约已经晕头转向。不想一进这房:

才入堂屋,只闻一阵香扑了脸来,竟不辨是何香味。身子如在云端里一般。满屋里之物都是耀眼争光,使人头晕目眩。刘姥姥斯时,惟点头咂嘴念佛而已。

见了遍身绫罗,插金戴银,花容玉貌的丫头平儿,就当作是王熙凤。一个丫头尚且如此,一下就衬托出王熙凤的架势威严。果然,刘姥姥耳所听,眼所见,一群人前呼后拥着王熙凤来了。人虽多却鸦雀不闻,原来王熙凤正要吃饭。吃完饭才接见刘姥姥,王熙凤的形容声色,那份客套热情,话说的滴水不漏。

应着王熙凤的一番言辞起伏,刘姥姥的心绪也是几经周折。得知自己可得二十两银子,一下豁然开朗。这是王熙凤为人处世的艺术,刘姥姥一腔私意的患得患失。两个人都是逢场作戏的高手。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并没有登堂入室。且不说她的身份的微贱,就她的来意已是难以正大光明摆上台面。这即让读者可以从远处,从平民的眼中看一看豪门大族的日常生活。窥其一斑,更为刘姥姥二进大观园做了铺垫。第二次来的时候,刘姥姥的心境就大不相同,她是来投桃报李,真正走亲戚的。所以,她在贾母面前有的是卑微,却没有第一次的羞耻。

一个世界,有天有地。一个社会有贵族,更多的是平民。上层建筑必须有下层的广大民众来养育支撑。是社会金字塔的必然形式。贵贱有对比,时势也在悄无声息地发生改变。等到刘姥姥第三次来到贾府的时候,形势更是一大变。或者,读者们在见证了贾府的衰亡之后,登高跌重给人以强烈的心理冲击,以为生活本应如底层的民众虽普通却可以平安。这只是因为《红楼梦》没有展开底层人们的生活罢了。“乐岁终生苦,凶年不免于死亡。”

刘姥姥是社会两极的对照人,更是贾府衰亡的见证者。而最令人动容的是,刘姥姥的有情有义,与贾府“家亡莫论亲”的对比。她前面的形象越渺小,越显得她后面的形象可爱。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8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