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大观园 >> 大观园介绍 >> 正文 >> 正文

中秋夜读红楼梦,看看皇家和平民过中秋

来源:大观园 时间:2023/9/14
北京知名酒渣鼻医院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8590068.html
北京知名酒渣鼻医院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8590068.html

文/赖晓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提起中秋节,咱们也不妨讲一讲《红楼梦》,讲一讲皇家是如何过中秋的。

中秋节,花好月圆,是家人团聚的好节日,因而又有团圆节之称。这一天,民间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看花灯等民俗。

如今民间这一习俗已越来越淡泊了,作为普通老百姓也不过是借此搓一顿,聊聊家常而已。

在我们浙江青田,每逢中秋节,家家户户必上的一道甜点,那就是“豆粉擂”,也就是北京人口中“驴儿打滚”。

豆粉擂,取糯米磨粉搓成椭圆长条,煮熟后滚一圈炒香的豆粉和红糖即可。也许现在可吃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抑或是老年人觉得难以消化,所以现在已经没多少人吃豆粉擂了。不过仪式还是要的,这道甜点还是要上桌的。

我们知道《红楼梦》里的贾府,其实是大清皇家。那么在古代皇家又是怎么过中秋的呢?在《红楼梦》第七十五回就如下写道:

“当下园之正门俱已大开,吊着羊角大灯。嘉荫堂前月台上,焚着斗香,秉着风烛,陈献着瓜饼及各色果品。”

读到此,想必是熟读《红楼梦》的朋友一定会联想起贾府在除夕夜祭宗祠的场景:“宁国府从大门、仪门、大厅、暖阁、内厅、内三门、内仪门并内塞门,直到正堂,一路正门大开,两边阶下一色朱红大高照,点的两条金龙一般。”

贾府在除夕夜祭宗祠时,九道正门大开。在等级森严的古代,有“天子九门,诸侯七门”的说法。普通的富贵人家也不过是二进院,大门和二门两道门而已。所以有红学家据此认定贾府就是皇家。

《红楼梦》第七十五回写得很明白,皇家在过中秋时,御花园的正门也是大开的,并且张灯结彩,悬挂羊角大灯。

羊角灯,是用羊角加工后的薄片做成透明灯罩的灯。古时候只有皇宫和贵族府第中才可使用。现在故宫里就有羊角灯,并且仅存一对,据说是当年光绪大婚时摆在桌子上的物件儿。大家如果去故宫游玩,不妨亲自领略一下羊角灯的真面目。

现在会做羊角灯的艺人已经很少了。诸暨大唐箭路村羊角灯制作传人张方权介绍说:“做羊角灯的工艺是很复杂的,做一灯盏最起码需要三四天,要好几道工序才能做成。”

而斗香,则是一种特制的佛香。由多股香捆扎成塔形,焚烧起来烟火极其旺盛。真是财大气粗,皇家要的就是气势,烧香就是在烧钱。

贾母在书中自然就是皇太后的身份了。所以她领头盥手上香祭拜,接下来大家皆拜过。然后大家又依次坐定,贾母便命折一枝桂花来,要玩击鼓传花游戏。并规定花到谁手中,饮酒一杯,罚说笑话一个。贾宝玉不会说笑话,后来便罚即景作诗一首。

至二更多时,贾赦、贾政带着子侄们散去。贾母余兴未尽,又重整了宴席,命将罽毡铺于阶上,将月饼、西瓜、果品等搬下去,令丫头媳妇们也都团团围坐赏月,又命十番上女孩子前来奏乐助兴。

十番,是古代皇帝举行大型庆典的宫廷音乐,集打击乐与吹奏乐为一体。可见,皇家过中秋是非常排场的,又是击鼓传花、吟诗作曲,又是大奏宫廷音乐助兴,这种文化气息不是普通老百姓人家所能比拟的。

不过,贾母又说了:“音乐多了,反失雅致,只用吹笛的远远的吹起来就够了。”又赐给了吹笛人一个内造瓜仁油松穰月饼和一大杯热酒。读到这里,熟悉宫廷的朋友又不难发现,贾府的月饼是“内造”的,即皇家内务府制造。贾府是皇家不言而喻。

到四更时,贾母才坐在竹椅小轿上,由众人围随着出园而去。接下来,便是林黛玉和史湘云二人的“中秋夜大观园即景联诗”大战了。当然这是后话了。

我是赖晓伟,欢迎大家跟我一起品读《红楼梦》,必将让你此生不枉读《红楼梦》一场。

中秋节都吃些什么?

红楼梦:《右中秋夜大观园即景联句三十五韵》到底暗藏什么秘密?

要想更深入了解红楼梦,先来了解16字要诀!

红楼梦:西堂故事指的是什么故事?

这一脂批已指出林黛玉真相,百年来解读的人也很多,却无一正确!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59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