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大观园 >> 大观园介绍 >> 正文 >> 正文

高考作文要顺势而为基于2022年

来源:大观园 时间:2025/7/24
尽管高考作文考查的是学生长期积累的语文学科素养,但方向正确、方法恰当的备考确实能帮助考生发挥出应有的水平。认真分析年高考作文命题的特点,探索高考命题的发展趋势,对于备战今年高考作文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涉及试题均为年高考作文题)趋势一:重概念,轻材料年全国甲卷的高考作文题新鲜出炉之时,引发社会热议,大家担心考生可能因为没有读过、读懂《红楼梦》而影响作文的写作。《红楼梦》写到“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有一个情节,为元妃(贾元春)省亲修建的大观园竣工后,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一句中,取“翼然”二字;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更为新雅,贾政点头默许。“沁芳”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实际上,考生们接受过高考审题训练,知道作文题中第一段关于《红楼梦》的大量论述只是为了引出题目,第二段才是审题的重点,哪怕没熟读过《红楼梦》也不影响这篇作文的写作。然而,尽管重点已经给出,这篇作文却并不容易写,因为题目中出现了三个重要概念:“直接移用”“借鉴化用”“根据情境独创”。这三个概念哪一个拿出来都能写一篇字的作文了,何况是三个概念放在一起。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积累,思考这三个概念的具体定义与相互之间的区别,只有理解了概念的内涵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才能将文章写得鞭辟入里。若是学生此前没有训练过下定义、作阐释的写作方法,面对这样“重概念,轻材料”的作文题目,则往往无从下笔、难以施展。全国乙卷作文题强调“跨越”与“再跨越”这一组概念,新高考Ⅰ卷也提出了“本手”“妙手”“俗手”三个相互关联的概念;新高考Ⅱ卷提出了“选择”“创造”“未来”三个概念;上海卷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10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