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二虎陈二虎,笔名红叶,蒙古族中的契丹人。翁牛特旗作家协会副秘书长。(一)巧姐名字的由来我一直觉得,巧姐似乎不应该进入《金陵十二钗》的因为那另外的十一个几乎都是一个辈份的绝色女子(除了贾宝玉的侄媳妇秦可卿以外,然而这秦可卿与贾宝玉是有微妙关系的),而巧姐是王熙凤的女儿,凤姐可是“大观园”里一品当家的,她这个宝贝女儿自然是明珠。巧姐在《红楼梦》十二钗中是年纪最小的懵懂的小姑娘,而且是最与刘姥姥有缘的姑娘,这“巧姐”的名字还是刘姥姥给起的,因这巧姐是七夕出生,七夕古代又称乞巧节,又总会与牛郎织女联系到一块,又与女子期盼求得情投意合的佳偶,喜结良缘有关。(王熙凤的女儿贾巧姐)当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时,恰逢凤姐的宝贝女儿生病,凤姐就请刘姥姥给起个名,借贫贱来除病延年。刘姥姥闻知凤姐的女儿七月初七生,就给取了这个“巧姐”,并且说:“姑娘定要依我这名字,他必长命百岁,日后大了,各人成家立业,或一时有不遂心的事,必然是遇难成祥、逢凶化吉,却从这巧字上来。”这“遇难成祥,逢凶化吉”预示着贾家后来被“查抄”败落,而且这巧姐也难逃此难,但一定有一个较好的归宿。于是,高鹗继写的后四十回中安排巧姐的归宿是:被其舅,也就是王熙凤的哥哥王仁串通贾环等人把巧姐卖了,巧姐逃到刘姥姥家中,刘姥姥救了巧姐,又热心作媒嫁给了一个周大地主,依旧过着荣华富贵的好日子……(二)巧姐的判词让我们来看看巧姐有关的判词与曲子,判词中说: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困济刘氏,巧得遇恩人。曲子中说: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画面是“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绩”。书中对巧姐的交待很明了,曹雪芹的本意或许不是把巧姐的归宿定位嫁给富贵之家,更应该嫁给一个清贫之家,于平淡中享有老百姓的幸福;并且劝人积德行善,与命运和解,颇有警世作用。谁也不会一世风光,更不应太势力,“济困扶穷”才是善举。而今这个社会,太多的驴粪蛋子发烧,一旦有机会活出人模狗样,就忘记了自己曾经的卑贱与困苦,更是看不起那些生活在底层的“刘姥姥”们,一幅不认亲的样子。对权贵低三下四,实是奴才。恰如古人所言“文人富贵,起居便带市井;富贵能诗,吐属便带寒酸”呀。繁华过眼云烟,只有清贫与简朴才是真淳,所谓富贵与贫贱仅是不同生存状态,与学识人品有关又无关……(三)曹雪芹安排凤姐请刘姥姥给女儿取名有何深意?贾家这门穷亲戚刘姥姥,来到大观园几乎没人把她当人,个个不屑一顾,看刘姥姥笑话,唯有刻薄寡恩,贾府中的厉害角色凤姐表现出意料之外的大度与宽容,十分大方的给了刘姥姥许多东西,留刘姥姥住了两日,又陪着逛了一圈大观园;这刘姥姥虽然乡下人,这把年纪是很世故的,也有意装装傻,内心许多是清楚的,“贫而无谄,富而无骄”是大境界呀……《红楼梦》中的主要女子几乎结局都很悲凉,这与贾家的最后被查抄有关,所有的繁华到头来都是昙花如梦,只有清贫平淡的日子,才是生活,或者说是活着,也最真实。伏尔泰说过:“快乐只不过是一场梦幻,但痛苦却是真正实在的。”直面人生的诸多问题,大到生命意义与生存危机,小到一茶一饭,人间苦乐,世道人心,参悟名利,洞彻世情,普通的日子更耐人回味。多少曾经的风光也枉然。古人所谓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在现实中很难存在。人生不过百年秋,转瞬是荣枯。荣也罢,枯也罢,都不过是幻影罢了。名利害人,有几人能参透人生的意义呢?又有几人能处富贵而自省,从熙熙攘攘的红尘中解脱出来呢?多少扬眉吐气的奢侈,其实也妆扮不了多久……刘姥姥这看似有点邋遢的乡下老太太,装傻卖萌,任人取笑,却是返朴归真,真正的大智慧。曹雪芹著红楼梦,每个人的名字都是有一定内涵的,贾家四姐妹的名字其谐音就是“原应叹息”(元、迎、探、惜),这“巧姐”也一定有其深意,不是信笔而来。贪婪涉险,物欲害人。无挂碍,无累忧,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活。人到中年之后,特别进入老年,总喜欢回忆,或许回忆是一种生命的穿越,却无法补偿内心的失落……说白了,《红楼梦》就是“黄粱梦”,到头来追悔莫及,元人张可久说过:“赢得清闲,当了繁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8758.html
上一篇文章: 红楼梦她是知心解语花,她是大观园里最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