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瞳易经详解系列内容第篇。
接着的内容,来看归妹卦的爻辞。归妹卦是三阴三阳的结构,无论阴爻和阳爻,都是描述归妹(嫁女)的,这个地方最易困惑。阳为男阴为女,按照通例不是应该用阴爻象征归妹吗,怎么阳爻也能象征呢?因为归妹卦是站在女方角度来谈的,最简单的理解,可以把三个阳爻看成三种类型的刚女。
归妹卦六爻分别嫁给谁了呢?不清楚,也不重要。爻辞里只出现了一方,就是嫁的这一方,没有出现娶的那一方,这点是需要特别澄清的,否则不好理解。
初九:归妹以娣,跛能履,征吉。
象曰:归妹以娣,以恒也。跛能履吉,相承也。
古代大户人家嫁女都有陪侍,叫陪嫁丫头,《红楼梦》里的表达叫通房丫头,所谓通房,就是她的房间跟男主的房间是通的,男方随时可以过来。像平儿就是随王熙凤一起陪嫁给贾琏的丫头。妹妹和姐姐同嫁一夫,妹妹叫“娣”,姐姐叫“姒”,姐妹并不非得是亲姐妹,陪嫁丫头也算。“归妹以娣”的意思是姐姐带着妹妹一起嫁人了。
中国古代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多妾制,男人有一个正妻,正妻之外可以有很多妾室。皇上的正妻叫皇后,其他的无论夫人美人还是良人,都属于妾。妻是正统,妾是侧室。这个话题在上篇也带过,不展开了。总结一下就是在古代归妹以娣是正常现象、是通例。
“跛能履”在履卦出现过,“跛”是腿脚有毛病,“履”是走路,这是对初九现状的描述。初九就像随姒出嫁的娣妹,有些跛腿不能正行,因为她不是正室。
“征吉”,卦辞讲“征凶”,爻辞讲“征吉”,这是什么道理?小象做了解释:“归妹以娣,以恒也。”因为初九清楚自己的定位和本份,日复一日做好自己的本分,就叫“恒”。娣的本分是协同。“跛能履吉,相承也。”她懂得顺承、懂得不计较、不僭越、懂得以其不争的道理,有这个认知做起事来才“吉”。
古代妻和妾的地位相差很远,妾字从字形上看是“女立”,就是她连坐都没资格,得随时站在那里待命。初九很有办法,把姒娣间的关系维护得很好,这点从爻变就能看出来,初九爻变是解卦,她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那根线头,在这种情况下的“征”,是“吉”的。
初爻是通例,古代嫁出去的女子大部分是娣,因为妻只有一个,所以怎么以娣的身份立身处事尤为重要。妾一嫁过去就相当于跛了一条腿矮人一截,这种情况下怎么履?以恒也、相承也,才是正道。不要觉得不平,大家都这样。就像说,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一样,那难道普通人就不用存在了吗?这是初爻。
九二:眇能视,利幽人之贞。
象曰:利幽人之贞,未变常也。
“眇”字的本意是一只眼睛小,后引申为眼睛看不见,也就是瞎了眼。“眇能视”是个比喻,比喻九二嫁夫不良,就像刚烈贤淑的女子嫁给了阴柔无力的丈夫一样。那嫁都嫁了怎么办?勉力相从吧。“幽”是幽静,“幽人”指幽隐之人,“利幽人之贞”是说对很多事情不要那么计较,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
“眇能视,跛能履”是履卦六三爻辞的第一句,履卦的卦义是履险践行,人生中有些事明明有险、明明不如意,但没法逃避,还是得去践行,就叫履。象曰:“利幽人之贞,未变常也。”“常”是常道,“未变常”就是没有改变常道,谨守中道,不见异思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辅助好丈夫,就叫“未变常”。九二爻变是震卦,震卦的卦义是动,不要这么干,还是要静,用幽人的心态守持正道才能获吉。
九二有才,但遇人不淑。古代女子在出嫁前跟男方面都没见过,她倒是想提前了解对方,可又去哪里了解呢?人生不如意事十之九八,有些事就是会临到自己头上。不能一碰到点事就逃避,碰到了得去解决,解决的办法是“未变常也”。
六三:归妹以须,反归以娣。
象曰:归妹以须,未当也。
“归妹以须”的“须”是什么意思?各种解释莫衷一是。第一种解释认为“须”是必须。对自己有比较高的期许,认为嫁人必须得当正室才行,就叫“归妹以须”。可是很不幸,“反归以娣”,最后还是以“娣”,也就是妾的身份嫁掉了。
第二种解释认为“须”是等待,“归妹以须”是劝六三不要急。可从爻辞的后半句看,结果还是不太好,等了半天没人娶她当正妻,最终还是以娣的身份嫁人了。
其实这两种解释并不冲突,自认为必须等待的事不一定有果,六三是社会中典型的悲剧女性的代表,别说当时,现在这种情况还很普遍。当然,六三爻还有其他解释,有人认为“须”应该解释为娶、解释为贱,这种个人觉得逻辑不通,就不展开了。
象曰:“归妹以须,未当也。”六三的主要问题在于“未当”,这一爻阴居阳位,不中不正,自身底蕴和条件都不足又自视甚高,这种情况下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六三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代表,就像《红楼梦》里的晴雯。晴雯有一副好皮囊,只要她愿意也不缺出人头地的机会,可她的结局很不好,在病得“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的情况下被王夫人撵出了大观园,悲惨离世。贾宝玉房里的丫头分几派,比如袭人,袭人拼命讨好王夫人,是王夫人在宝玉身边的代言人,还与宝玉有了云雨之事,一跃成了准姨娘。晴雯是贾母身边的人,只对老太太负责,动不动就怼人:别以为你们干的那些事我不知道。她看不上姨娘的身份,可她又不可能成为宝玉的正妻,那怎么办?只能和宝玉保持距离,以一种似爱非爱若即若离的状态留在宝玉身边。心比天高,因此而口无遮拦争强好胜;命比纸薄,她知道宝玉是什么身份,也清楚自己是什么身份,可她又不甘心,想同命运去争,最终没能争过,不幸惨死。
九四:归妹愆[qiān]期,迟归有时。
象曰:愆期之志,有待而行也。
“愆”是耽误、错过。“时”是待,等待的待。“归妹愆期”是说错过适婚年龄了,“迟归有时”是说别着急,等待时机,迟早能归到好归宿。
九四跟六三有一个相同点是都在等,六三没等到,九四等到了。为什么?要说不当位,这两爻都是不当位的。因为时不同位不同势不同。九四虽然阳居阴位,本质还是刚的,刚表示有物,象征贤女;六三阴居阳位,本质是柔的,柔表示无物,也表示自身条件不足。两者情况不同,所以一个等得到一个等不到。
历史上的钟离春跟九四爻很像。钟离春又叫钟无艳、钟无盐,她很有才华但相貌奇丑,立志非王侯不嫁,到40岁还没嫁出去。后来自请见齐宣王,陈述齐国四大危难,被齐宣王采纳,立为王后,一时传为美谈。
象曰:“愆期之志,有待而行也。”归妹愆期了也丝毫不影响自己的心志,就叫“愆期之志”。“待”是打算,“有待”是有主张、有看法,“而行”是能够行。好事通常都是多磨的,依志而行,迟归终有时。
有自身条件,为什么要降低标准呢?九四爻变是临卦,临卦元亨利贞,时候到了自然就通了。
九四跟六三的区别主要在出身。出身是没办法决定的,可谁也不能忽视。中国几千年历史,到现在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不止现在解决不了以后也解决不了。制度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宗教尝试在解决,实在没办法就今生好好修,来世投个好胎。就现实来看,有的人生来就是比别人优越,就是赢在了起跑线上、赢在了娘胎里,没有道理可讲。晴雯如果在上卦,不会是那样的结局。
六五:帝乙归妹,其君之袂[mèi]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几望,吉。
象曰:帝乙归妹,不如其娣之袂[mèi]良也。其位在中,以贵行也。
“帝乙归妹”在泰卦六五爻讲过,不重复了,简单理解成君王嫁女就可以。公主出嫁肯定是有陪嫁的,“其君”指公主,“袂”是衣袖,“娣”是陪嫁的人,“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公主穿的衣服不如娣穿的衣服好看,其实不是衣服不好看,也不是娣要抢风头,是公主不好看。站在驸马的角度,看到这么漂亮的娣动心不?前提是你得把公主娶了,否则再漂亮的娣也不属于你。商业上喜欢玩的捆绑销售不知道是不是从这学的。这是第一种解释。
第二种解释。公主并不丑,她的品性非常好,哪怕在婚礼这样的仪式中穿着都非常朴素。“月几望,吉”,就像月亮将满未满的那个状态一样,月满则亏水满则溢,避免亏溢的办法是不要让它满,帝乙的女儿很懂这个道理,当然吉。
象曰:“帝乙归妹,不如其娣之袂良也。其位在中,以贵行也。”小象前半句跟爻辞一样,看后半句就可以了。“其位在中”是说六五居中,“以贵行也”是说位置尊贵,这么尊贵的位分还这么朴实低调,结果当然很好。归妹全卦就六五是正室,其他全是侧室。
上六:女承筐无实,士刲[kuī]羊无血,无攸利。
象曰:上六无实,承虚筐也。
女子捧了一个筐,里面没东西,男子宰羊不见血,无所利。这是对上六爻辞最简单的白话直译。之前我表达过一个观点,用白话文直译经典是个伪命题。译出来了,有什么帮助吗?一点意义也没有。
古代男女结婚后需要行宗庙祭祀礼,礼成后双方关系才算达成。行礼前女子称女男子称士,行礼后女子称妇男子称夫。筐是用来装祭品的,“女承筐无实”是说框里没东西。“刲”是宰杀。“士刲羊无血”,羊肯定是有血的,宰羊不见血这是没宰上。
这一爻来知德有段解释解得很明白:“夫妇祭祀,承筐而採[cǎi]苹者,女之事也;刲羊而实鼎俎[zǔ]者,男之事也。”在祭祀中夫妇各有分工,现在的情况是,各自负责的部分都出问题了,筐无实羊无血,祭祀就进行不下去。祭礼不成,必无所利。换言之,上六的婚姻不作数,双方成不了夫妇。
小象说:“上六无实,承虚筐也。”阳为实阴为虚,上六是阴爻,中间不实,就像虚筐一样,里面没东西。上六是失归的代表,就是一切都准备妥当了,流程也走差不多了,在最后一步出问题,人生总有意外。一方面确实有这种情况,另一方面主要也是因为归妹卦走到了终点。
归妹卦表面讲的是归妹,实际是通过归妹来阐述阴阳和谐的道理,阴阳和谐天地才能长久,万物才能繁衍,这是大道,大道落实到爻辞,是各种具体情况。
归妹卦先分析到这,是丰卦。
往期内容,欢迎点击头像,到个人主页查看。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