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道大观园,你一定会联想到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作为古代长篇小说《红楼梦》,讲述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从辉煌走向衰败。虽然《红楼梦》只是小说,但是小说中人生百态,悲欢离合,不可避免会映射到现实中来。今天我将用镜头,带领大家走进一处堪称西南“大观园”的朱家花园,这里的主人同红楼梦中人物,有着相似的命运,有着同样从兴旺走向衰败的经历,朱家堪称现实版的《红楼梦》,而这座园林也被成为真切的“大观园”。
这座朱家花园,位于云南省建水古城内,占地达2万多平米,其中光建筑面积就达到了多平米,房屋间,园内建筑呈现“纵四横三”布局”。朱家花园内房屋格局,采用了建水当地典型的传统民居布局,即“三间六耳三间厅,一大天井附四小天井”,就是三间正房,六间耳房,三间客厅附带一大四小五个天井。这样的房屋多个组合起来,从空中俯瞰犹如一个个的田字格。
朱家花园里面不仅房屋众多,外部装饰也极为考究。整体建筑陡脊飞檐、雕梁画栋、有些地方的彩绘工艺高超,雕刻精美,甚至有些地方还采用了贴金工艺,实在是一处呕心之作。
既然说到它是现实版的“大观园”,那么这里原先的主人势必与《红楼梦》中的主人公经历有相似之处。当然,建水朱家虽没有《红楼梦》中四大家族经历那么跌宕起伏,但也足够扣人心弦。如果说《大观园》见证了四大家族的兴衰,那么同样,朱家花园也“亲历”了朱家从辉煌走向没落的过程。
朱家祖上,本不是建水当地人,按现在的词来说,就是移民此地的外乡人。朱家祖籍湖广麻阳县,就是现在湖南省麻阳县。明洪武年间才流落到此地。流落?没错!换句话说就是逃难。从明末到清初,朱家成分都是普通“群众”,除了种地之外,还兼营一些茶叶和丝绸的小买卖。
到了清朝同治年间,当时的朱家“户主”朱广福,头脑清晰,善于经营,购置地产、兴建房屋、开办酒坊,经过多年的经营,朱家逐渐步入了“中产阶级”的行列,家底儿也越发殷实。当然,只是“中产阶级”是置不起我们现在看到的朱家花园的。
正如现今我们常议的那样,住在北、上、广、深,核心圈里豪宅里的人,都是非富即贵。“贵”作为小本买卖的朱家来说肯定够不上,但是“富”还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尝试一把的。善于经营的朱广福盯上了锡矿产业,于是“借鸡下蛋”联络了多家商铺,共同买下了一座锡矿,至此,朱广福在自己人生道路上,挣下了第一个“金蛋”,抱歉!是第一桶金。
同样经过几年的努力,朱广福不辱朱家“户主”之名,陆续购买了多座锡矿,而且还兴建了冶炼厂,至此,建水朱家距离普通“群众”的光荣身份越来越远,义无反顾的投向了地主、资本家的行列中去,朱家花园也开始兴建。
朱广福有两孙,名为朱朝琛、朱朝瑛。时至朱广福死后的32年后,此时积攒巨大财富的朱家,和祖辈的财务状况不可同日而语。朱广福的孙子高中举人,任贵州桐梓等县知县,而朱朝瑛也中了进士成为广东补用道。此时的朱家,富、贵全占齐了。朱家利用官家的身份,利用多年经营的经验,开始扩大经营,土特产、日用百货、锡锭甚至烟土无不涉及。
年滇南爆发了“返青仇洋”的矿工起义,作为拥有诸多锡矿的朱家也在斗争之列。但是朱朝瑛因受日本留学经历的影响,深知清政府大势已去,主动成为反清斗士,成立了一支革命斗争新军。十月辛亥革命爆发,蔡锷授予朱朝瑛中将军衔,此时朱家花园落成,并在大门之上悬挂“中将第”之匾。
正所谓“女怕嫁错郎,男怕干错行”,当然朱家,确切的说是朱朝瑛跟错了人。对于站在普通人民群众对立面的资本家,势必要淹没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年袁世凯自封“皇帝”,当时的朱朝瑛背信弃义,离开了蔡锷队伍,追随了袁世海手下广西军阀龙觐光,并和袁世海的军队共同夹击以蔡锷领导的护国军。
“穿草鞋”的哪儿打得过“穿皮鞋”的,朱朝瑛的军队被打的溃不成军,朱家家业和花园被抄。至此,朱家人重新回到了普通“群众”的行列里。朱朝瑛也于年在穷困不堪和失意潦倒中客死他乡。
看到此处,各位看官有啥感想?朱家几代人、一座花园,经历了中国几次国内革命战争,几度浮沉,荣华富贵,如烟来,如云去。这不正和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有几丝相像吗?或许您以后有机会造访朱家花园,看着百年前的奢华建筑,想着今天和您聊得朱家兴与衰,也许您的感触会更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373.html